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作物青枯病有怎样的表现?
植株,病害,土壤农作物青枯病有怎样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作物青枯病有怎样的表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作物青枯病有怎样的表现?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它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上越冬,腐生性较强,一般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3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从伤口或自然孔口直接侵入植株体内引起发病,育苗期染病,定植后发病,随着雨季的到来和田间浇水,病情会逐渐扩展,高温多湿、阴雨潮湿、土壤过黏偏酸性、重茬发病重。
一,症状表现:
作物青枯病多发生在茄科类疏菜上,如辣椒、茄子等,初期被害植株仅上部叶片萎蔫下垂,下部叶片基本正常,看起来象缺水的现象,逐渐遍及全株,最后全株枯死,病情发展恶化迅速,从初染病到全株枯死,仅需3~7天时间,潮湿时被害部分不会溢出白色菌液,切开茎基部,维管束褐变,拔出根部,但根系正常,和作物枯萎病的区别就是,青枯病:叶片病变自上而下,根系正常,枯萎病:叶片病变自下而上,主根坏死。
二,发病规律:
农作物青枯病是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无病区初侵染主要是种子或有机肥带菌,但在常发区主要是土壤和肥料,病菌侵入主要途径是自然裂口和伤口,病菌侵入后会分泌毒素使地上部分迅速枯死,高温多湿,或阴雨多湿,病势会发展迅速,重茬或过分干早也是引起青枯病发生的条件。
三,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方式,种植前对种子消毒,土地要避免连茬,种前对土壤消毒,杀菌剂和杀虫剂可混合使用,如每亩用70%的甲基异柳磷250克兑水2.5公斤,再加25%的多菌灵250克,拌成25公斤的毒土,施入种植沟内,既可杀灭土壤中细菌,也可毒杀地下害虫、线虫等,可避免因虫伤病菌从伤口侵入作物体内。
②,农药防治,发病初期,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间隔8天,连灌2~3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枯病多发于温度高,水份大及连种重茬地块,其病株主要表现如下。
青枯病茵多在2O度以上温度迅猛生长,3O度后症状加重。发病的先从作物根部细生根开始,很快根部大部开始腐烂。这时如切开地面表经,可见茎内纤维管呈褐色,如切断开可见白色混浊物流出。
青枯病最易受害品种为茄科。例番茄,茄子,马铃薯。患病后植株逐渐萎蔫,茎叶变为青灰色,如不及时施药防治,有毁园危害后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作物青枯病也叫枯萎病,一旦发现农作物的枯萎病,就属于晚期,重在农作物防范。
种植玉米的大田最好不要菽菜类植?长期种植玉米农作物的农户都懂得经营玉米管理规范。玉米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不适合蔬菜植被的生长。只有小麦和谷子农作物等适应玉米田换茬种植。玉米专用除草剂对土地留有药害残留,换茬种蔬菜或原叶类农作物都会造成枯萎病。或者造成植物生长缓慢,有的农作物甚至根本就不发芽。
玉米大田要想换茬种植蔬菜类农作物防青枯或枯萎病,第一,要注意的就是除草剂的规范使用。地块病情严重的要进行地块休眠停耕一年以上才可种植蔬菜农作物。种植蔬菜类农作物,还要远离玉米田方可。防止玉米田除草剂风向喷施给蔬菜类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和青苗的枯萎及青苗直接死亡。
好多农民在使用除草剂的当时,都忽视了除草剂的真正使用说明。尤其是玉米专用除草剂,声明玉米专用除草剂,不适合其他农作物喷洒。包括24d丁酯的使用,一定要看明说明,在进行农作物土地喷施。
其次是青苗枯萎,病虫害防治。可以选择对土地旋耕后,阳光晾晒处理。还可以对土地进行生石灰消毒杀菌处理。做农民也要心细,才能有效预防各种农作物土地换茬带来的病变。
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同意的点赞关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各类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来说,如果种植管理不当,各类病害会像家常便饭一样发生。在各类病害中,青枯病和枯萎病也许是危害最重、最难防治的病害种类之一,它们发病速度快、病害表现很相似,如果防治不及时或者因错误判断病情错误用药,往往导致田间作物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给种植户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更严重者会有绝收的危险。
不论是青枯病还是枯萎病,作物发病后,都会出现茎基部纤维管变黄或变褐、植株出现萎焉干枯、叶片发生垂萎,最后导致植株枯萎死亡。因此,在这两种病害防治管理上,一方面要做好各方面的日常科学管理进行预防,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田间巡查,在作物发病后准确判断病情、针对性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农作物青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条件、病害特征以及共性与区别性防治方法。
一、作物青枯病的发病条件和病害表现
1、青枯病的发病规律
青枯病属于生理障碍性的细菌病害,病害菌可以通过土壤、种子、未腐熟有机肥、水流、农事操作造成的植株伤口传播,一般在20度以上的温度环境中发病,温湿度越高(温度20度以上、湿度80%以上),发病越严重。从重茬种植地、黏性重地块、偏酸性土壤地块、高温高湿地块、偏施氮肥而磷钾肥不足地块、低洼积水地块、田间湿度大的地块上,发病率比较高,该病就有较强的蔓延传染性,防治起来比较困难。在持续晴天高温、久阴雨后骤然高温、干旱后接着长时间闷热等天气状况下,非常容易大面积爆发病情,造成田间作物成片的枯萎死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