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村老人常说3种酒席,不去也罢,去了也是为了收礼金,你知道是哪三种吗?
酒席,都是,农村在农村老人常说3种酒席,不去也罢,去了也是为了收礼金,你知道是哪三种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乔迁之喜宴:这在我们当地,以前搬新家了,都是自己的直系亲属,主动来祝贺道喜,主家留下吃饭,做一桌子菜大家热闹一下,也是未尝不可的喜事。现在也变味了,开始把街坊四邻叫在一起“聚聚”。你说有什么好聚聚啊,大家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又不是不知道谁家住哪儿了?都是一个村里人,难道还需要认认门吗?这不是明摆着收份子钱嘛!不去也罢。
总结:像这种不良之风,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严重。又不是多大的事,非要搞的街坊四邻都这么办事儿吗?就是条件好了,这种攀比之风也要不得。为什么现在农村地区热衷于请客呢?主要是像这种普通请客宴席太容易了,不像以前都要请厨师,所有东西食材都要主家备齐,搞的主家手忙脚乱的。现在方便多了,有几百块的包桌都搞定,一桌十人左右,随便吃、就这点菜,怎么弄也是赚钱的。所以农村老人才会说,有三种酒席,不去也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来各地巧立名目借办酒宴敛财的人真不少!本人跑车和在外地种地打工期间,对有些地方红白喜事招待宾朋的过程,多少知道点,向天津X郊区农村办婚宴,亲戚朋友和本家当户的招待还说的过去,招待村里人时是另外一样,村里人上礼(世纪初期)也可怜,拿五元十元最高二十元的,却是全家出动三四五口都去吃,主家招待就是每桌四个菜,有一个肉的是最好的。这种风俗觉的可笑不!那家老人去世,送殡队伍在中午举行,尤其夏天送殡队伍经过那家门口有路祭时,那些披麻戴孝直糸亲属和干亲们,在烈日照射下跪了一家又一家。跪着腿疼又流汗,真是死人享福去了活人受罪,看来还是自家一带省事,向考学宴建新房宴买车宴都没有,就结婚老人去世和高令老人的寿宴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村老人常说3种酒席,不去也罢,去了也是为了收礼金,你知道是哪三种吗?这个各地的习俗不一样,礼金的标准也不一样,下面说下小编当地的一些情况。
一、贺新酒,我们这边有个习俗,别人家买了新的车子、傢俱要去放鞭炮贺新,礼金是不收的,但是现在都是买几百块的烟花去放,图个热闹。据说有的人家买台小车,贺新的酒席摆了二十几桌,烟花放了二天,造成了非常大的环境污染及铺张浪费。
二、阴生酒,我们这边老人去世后,在其百周岁以前,每过一个十周岁,要办一个阴生酒,要花几千块,请道士、和尚,吹吹打打一整天。人都已经过世了,我认为生前对老人好就可以了,死了后再大张旗鼓宣扬,明显的面子工程,不值得提倡。
三、生人墓酒,这个就是自己还没有去世,就选好了一块墓地,当墓地建造并装修好后,办的一场酒席。我们当地人信这个,据说可以延年益寿,这个在老一辈人中比较流行。人死万事空,我觉得留个占地巨大的水泥墓地,将来会是遗祸子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四、升学酒、参军酒,这个在我们当地也比较流行。比如考上大学,比如去参军,老人们认为都有光宗耀祖的意思,所以一般都会大办酒席,在乡邻、亲戚面前显摆下,我家出人才了。而去吃酒的乡邻、亲戚又不能空手去,都得随点礼金以示祝贺。
上面这几个,就是我们当地比较典型的酒席乱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不值得倡导,个人认为如果能取缔那将是最好的,必竟谁的礼金钱都不会是风刮来的,也就会滋生一些人想方设法办酒席来圈钱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有什么喜事把亲朋好友叫在一起聚一聚、凑一凑,吃个饭聊聊天,本来是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的事情,可是现在很多没有必要摆的酒席越来越多,慢慢演变成了借机敛财的手段,有一些酒席摆明了就是让人家去掏钱的,其实不去也罢,我觉得有三种酒席属于这种明为庆祝,实为收礼金的。
二婚大摆喜宴的酒席。要说夫妻双方都是头婚,结婚摆喜宴,把亲朋好友都请到场,祝福自己,这个要摆喜宴无可厚非。可是现实当中有两口子都是二婚的,还大操大办的举行婚礼,把亲朋好友又叫到一起,再次为自己凑份子钱,这就有点过分了。我们村就有这样一户,男方女方都是二婚,也都有孩子,两人凑到一起结婚之后,把所有的亲朋好友又都请来,倒没有什么隆重的结婚仪式,只是请大家一起吃个饭,摆明了就是让大家掏份子钱,亲朋好友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升学宴的酒席。子女考上重点高中或者名牌大学是一件喜事,但是很多人又在这桩喜事上大做文章,以孩子考学为名把亲朋好友都请到饭店吃饭,参加升学宴总不能空着手去吧,尤其是人家孩子还要读书,在很多农村老人的眼里,读书就要花钱,升学那就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大红包,也算是对学习的鼓励。叫我说,如果真的只是单纯为了把朋友们凑到一起祝贺,那就不要收人家的钱。
搬家温锅的酒席。在我们这边有一个习俗,谁家要是搬了新家,要把朋友们叫到家里去吃顿饭,认认门,这叫“温锅”。如今温锅也不是在家里温了,而是叫到饭店去吃饭,这种酒席一般给钱的比较少,大家就是拿些新家能用到的东西,像被品啊,烤箱啊,电饭煲啊之类的日常用品去,当然也有人给礼金,这个看个人意愿。
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特别“讨厌”的酒席,像不太熟的人邀请你去参加婚礼,还有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突然发通知让去参加孙子的满月酒席,包括农村经常烧七烧周年,很多时候我能抹不开面子,人家叫了就一狠心拿着钱去了,结果回头自己家有了事儿,再宴请人家时,人家不到场了,这些事还真有,所以像这三种酒席不去也罢,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