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陆逊论才干完全不输周瑜,为何晚年被孙权冷落?
陆逊,孙权,东吴陆逊论才干完全不输周瑜,为何晚年被孙权冷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立太子这样的事情,陆逊作为朝廷重臣,本来不应该参与过多,只需点到为止就行了,因为言多必失,还会让孙权不高兴。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孙权也要好好衡量嘛!可是陆逊一片忠心耿耿,依然和孙权对着干,直到孙霸的太子梦破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陆逊是士族且是江东大族。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征辟制,汉代特别是东汉也是外戚、宦官轮流掌权的时代,也是士人阶层逐渐崛起的时代,到了晋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使得士族阶层彻底垄断国家政权。那么青黄不接的三国时代,士人阶层崛起,对孙权所代表的统治者起到了威胁,而陆逊就是士人之一。陆逊所在的陆氏家族是东吴最大的四大家族(陆、顾、朱、张)之首,这让陆氏家族成为以孙权为代表的出身“寒门”的统治者的最大威胁,而陆逊偏偏就是陆氏家族的典型代表者。
第二,陆逊不该参与孙权的立储之争。在古代,立储总是要经历一番腥风血雨的,权力与谋略的较量别开生面。很多人想扶持王子夺得大位,从而有拥立之功,但是这往往伴随风险!孙权的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爆发了“南鲁斗争”,归根到底应该是怪孙权的安排不周到,既立了太子孙和,却又一度宠信鲁王孙霸。这既让太子孙和觉得自己哪天就有可能被废掉,也让孙霸觉得自己还是有可能取代孙和。这场斗争的结局就是太子孙和被废为庶人,鲁王孙霸被赐死,参与其中坚定的支持太子孙和的陆逊也没有好下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各个诸侯君主外,只有诸葛亮、陆逊这两个人被单独列传。就诸葛亮来说,是蜀汉建立的重要功臣,并且得到了主公刘备的信任。与此相对应的是,陆逊虽然击败了刘备的大军,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到了陆逊晚年,他却被主公孙权所逼死。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陆逊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那么,问题来了,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呢?
一
首先,公元245年,在孙权的指责下,陆逊十分恼怒,不久卒死。对于孙权来说,之所以要逼死陆逊,显然不是一时冲动。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逼死陆逊上,孙权有多个方面的考虑。其中,陆逊作为江东世家大族,是孙权猜忌陆逊的重要原因。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县)都尉。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孙权、孙坚来说,其先祖则出身贫寒,不能和曹操、刘备等诸侯相媲美。
二
其次,作为江东世家大族,陆逊及其家族姻亲在东吴担任要职,特别是陆逊自己,就被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这成为其功高震主,被孙权猜忌的原因之一。当然,对于孙权来说,也不是一开始就防备着陆逊。但是,在周瑜、鲁肃、吕蒙等大臣相继病逝后,陆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而且和东吴的太子孙登,将领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将相交好。而这,显然是一个让孙权感到不安的情况。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家的格局日渐稳定后,孙权最终选择逼死了陆逊。
三
再者,孙权逼死陆逊,和陆逊是孙策的女婿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孙权在东吴的主公地位,是来自于其兄长孙策。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也即当时自己的儿子年龄太小,很可能孙权不会成为东吴的主公。由此,对于孙权来说,对于孙策的儿子一直有所防备。比如孙策的长子孙绍,仅仅是侯爵的待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陆逊作为孙策的女婿,显然很难得到孙权的完全信任。特别是孙权本身就是一个猜忌性格较重的人,自然不会忽略这一情况。
四
最后,确保东吴江山的安稳继承,也是孙权要逼死陆逊的原因之一。在孙权晚年,陆逊等大臣非常拥戴太子,这本身就是让皇帝非常恼怒地事情。而且,因为陆逊的位高权重,孙权也担心储君登基以后无法掌控这些大臣,所以逼死了陆逊。在此基础上,孙权之后虽然立了幼子亮为太子,不过挑选的大臣却是非江东本土士族的诸葛恪。而这,有助于之后的东吴君主顺利掌握权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两点,一是家族势大孙权晚年主要就是对付这么士族大族,二是被迫卷入了储位之争。
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出身虞、魏、顾、陆四大家族的陆家。建安八年(203年),陆逊二十一岁时,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
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也有很多隐匿人口。陆逊上书孙权陈述征讨的利益,请求让他去招募,当时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便招兵进讨,终将其平定。时陆逊手下已有二千余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校尉。因此得到孙权赏识,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陆逊。建安二十四尿孙权与吕蒙陆逊谋取荆州,二人分道攻取荆州,。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陆逊招降了关羽的数万军队,孙权即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15],地位已位于吕蒙之上。后来又在夷陵大败刘备。在石亭大败魏军。
黄龙元年(229年),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同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孙登、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征召陆逊到武昌辅佐太子,统领留守武昌的宫府事宜。并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主持吴军国大事。赤乌七年(244年)正月,孙权任命陆逊为丞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