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老人逝去了,孩子们和亲朋好友都不哭了?有的人家却雇人哭灵?
岳父,老人,妻子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老人逝去了,孩子们和亲朋好友都不哭了?有的人家却雇人哭灵?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当天晚上,岳父的遗体没有了,经过火化后,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骨灰盒,那一晚我还是守灵,但是心里已经不像第一晚那样害怕了。
出殡的当天,有很多人去吊孝,妻子把我叫进灵堂,小声地对我说:“我怎么哭不出来了?”
面对妻子的苦恼,我也很着急,毕竟出殡当天很多人围观,要是女儿都哭不出来,围观的人会说三道四的,该怎么办呢?
不仅仅如此,就连我自己都哭不出来,要是被人看到,同样被说三道四,甚至还会说我们两个做子女的不孝。
而我哭不出来,是因为我对得起岳父,他帮我看孩子期间,我主动帮他看病,周末还放弃加班带他去到处游玩,因此我并没有想哭的感觉,我和妻子哭的最凶的或许就是赶回家的那天。
可是就算如此,眼看着要下葬了,哭不出来肯定会被别人说,因此我也是很着急。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告诉妻子:“你等下一直想爸对你说过的话,为你好的话,再想一下以后再也听不到,你试试会不会很难受?”
就在这时,外面唢呐响起,这是要出殡了,我赶紧往外走,因为我是女婿,出殡的时候要上前三叩九拜的,当时我的办法有没有用已经来不及管了。
十分钟以后,一声呐喊声下,岳父的棺材被众人抬起,缓缓地向外走去,妻子跟在棺材后面,哭得眼泪和鼻涕混为一体,而我看到妻子哭得如此伤心,忍不住也痛苦起来,而我想的是:“妻子的命好苦,她太可怜了,以后我要好好珍惜她。”
出殡完以后,妻子告诉我,她按照我的办法,开始回忆她从小到大和岳父的点点滴滴,想着想着,又一想到以后没有爸爸了,就万分难受,才会哭得撕心裂肺。
而妻子原来哭不出来的状态,我认为是正常的。
首先来说,人不可能一直哭泣流泪,因为眼泪有流完的那一天,而妻子从回到家的第一天到第三天,每天以泪洗面,才导致出殡的当天想哭都哭不出来。
另外,岳父去世的当时和过了两天感觉又不一样,刚开始因为心疼和不舍,因为当时岳父还躺在我们面前,而过了两天以后,岳父只剩下一个小盒子,作为妻子来说,感官上就没有那么伤心了。
另外,妻子的内心或许想明白了,岳父或者其实很辛苦,加上又不戒烟,平日里每天吃好多药,加上医生的警告,她心里释然了,所以哭不出来。
再者,岳父活着的时候,我和妻子对岳父很是孝敬,我还经常塞给岳父零花钱,每次回去都会陪岳父聊天,妻子或许认为没有太多遗憾,心态也就“硬”了起来。
当然,除了妻子的特殊原因以外,现实中也有很多子女哭不出来的情况,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可能有四项:
1、子女不孝
或许这种情况不多,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说难听点,不要说老人去世不哭,就算老人活着的时候,他们还每天诅咒老人,巴不得老人赶快死了。
所以,就算老人离开后,老人的子女也哭不出来,就算装样子,也是脸朝天大喊,一滴泪没有。
2、老人寿终
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喜丧”的说法,说家中老人寿命超过90岁以上称之为“喜丧”,也就是说老人已经活到最安详的一个年龄,子女满堂,死而无憾。
因此,这种情况只有在老人刚去世的当天,亲人忍不住哭泣,出殡的当天大都是披红戴绿,意思是老人安详寿终,算不上白事,所以子女就不怎么哭。
3、子女看开
关于这一点,和我岳父比较相似,现实中很多人得了不治之症,一直用钱续命,刚开始家里还东拼西凑的,可是在负债累累的时候,子女已经尽力了。
这个时候如果老人去世,子女一般不会哭,因为老人不仅把家底用完了,子女也不用被拖累了。
当然,不是说子女不哭,但多数子女会想开一点,那就是老人不用再活受罪了,这也是孝敬的一种形式,因为没有哪个子女愿意看到自己的父母痛不欲生的样子。
4、地方习俗
有着地方老人去世后,子女该哭的都哭的差不多了,哭的多了泪就流干了,即便内心再伤心,出殡当天也欲哭无泪。
很久以前出殡哭不出来,街坊邻居都会笑话的,也就有人开始想办法,既能保证自己的颜面,也能在出殡当天有人哭得昏天暗地。
于是,专业哭灵人出现了。
哭灵人接到活以后,按照死者的人情世故,出殡当天在棺材前痛哭流涕,哭的样子比逝者的家人还伤心。
这正是因为哭灵人这种专业的本事,让很多地区开始流行起来,比如我所在的福州,就有专业的哭灵人。
但是,请专业的哭灵人并不代表子女不孝,而是地方的习俗。
但是,如果在一个没有请哭灵人习俗的地方,如果请了哭灵人的话,不但会被街坊邻居笑话,还会被说为不孝。
毕竟,有时候就算自己没做亏心事,也拗不过别人的误解和猜疑,人言可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语: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今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老一辈的思想扭曲了,比如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可如今很多子女变成了啃老族,除了给家里伸手要钱以外,平日里并不在意自己的父母。
因此,这种传统思想被转变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如今的年轻人在面对老人去世的时候,并不会显得很悲痛,这就是思想上的变化。
随着年轻人对生死的看淡,相信越来越多的子女会出现出殡当天哭不出来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子女不孝。
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请专业的哭灵人。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生前对老人问心无愧,死后苦不苦并不重要,孝心有时候看的不是表面,而是内心。
如果老人活着的时候我们做到的孝敬,哭与不哭,伤不伤心,真的不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哭在丧的期间将就两种,一种是真哭,一种是艺术性的哭,真哭是一种爆发点,亲人刚走,或者起行要离去时,会感觉亲人永远要离你而去了,你会控制不住自己,但是这样的哭一般声音不大,另一种是假哭,讲究节奏和韵律,内容,以前讲究哭的人越多,哭得越大声,家族就越旺,因为给人表象是人多又孝顺,现在那种带走韵律的哭法已经因为改革,不怎么出现了,还有那么多年的独生,人丁也少了,现在人实在,对父母的感情连假也不想假了,可是为了出殡那天显得热闹,请了人来假哭,开着麦克风,嗓子一吼,老远都能听到。
上一篇:Stm步进式马达镜头是怎么工作的?会自动伸缩还是什么?求解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