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伏天,水稻,谷里农村俗语“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俗语“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语“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有雨,谷里多米”,要理解其意思,首先要弄明什么是“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是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伏的日期是按干支纪日来推算的,从交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天干为庚日的日子叫“初伏,如今年初伏是7月12号,阴历六月初十庚戌日。过十天后即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的叫“三伏”。初伏到中伏是十天,中伏到末伏,有时是十天,有时会是二十天,这要看夏至到立秋有几个庚日来确定。每年的三伏天大概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在小暑后到处暑前,太阳正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北半球最热之时,地面吸热量大于散热量,积储热量增多,所以有热在三伏之说。
我在农村长大,我家里就是种水稻的,一年两熟。水稻要有充足的热量及水养,怕受旱。在三伏最热的天气里,如果无雨,水稻受旱,稻谷难得入米饱满,是会减产失收的。如果在三伏天里,雨水均匀,水稻不受旱,风调雨顺,稻谷长势好,长的饱满就多米,就丰产增收。
现在重兴修水利,田里有水,天不下雨也不怕了,所以这俗语用在今天,就不是很灵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伏里无雨,谷里无米,指的是在三伏,如果一直无雨,那代表着今年的三伏天是历来最热的!三伏天的气温最高可达40度左右,而地表温度更是达到或超过60度以上高温,对水稻而言,虽然需要一定的温度,但也绝对不能太高!民间有一说,高温瘪壳,指的就是水稻在严重的高温影响下,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瘪谷!
而伏里雨多,谷里米多!说的是水稻的生长期三伏天多雨,说明这个三伏天热不到哪里去!睛雨相间,气温刚刚上升,一场雨又上气温下降了,就这样等于恒温,这种环境和温度是最适宜水稻生长的特点,所以水稻颗粒饱满,加工时出米量高,所以说,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农业谚语,是中国老祖先,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是非常有道理的!
本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一般对事物的极致时刻印象特别深,就好像在气候变化中,人们会两个极端的天气非常重视,一个是三伏、一个是三九。人们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有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秦国的首领秦德公就在历法中做出了规定,把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称为“伏天”。
伏天分三段,最热的天气应该是在中伏,这个时候正好也对应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暑的意思就是热,所以大暑是一年最最热的一段时间。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古人总结出的俗语老话非常简短,但是却揭示了植物生长与自然气候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个说法是如果在三伏天里不下雨或是雨水少的话,那么谷仓里的粮食就会很少,也就是说因为三伏天里雨水少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了减产。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在农作物与气候学对应的角度上看,伏天的时候气温最高,所以这个时候农作物生长的最快,正因为是田间作物快速生长阶段,因为天气比较炎热,土地中的水分会大量被蒸发,这个时候如果不下雨补充的田间水分的话,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不够,就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伏里雨多,谷里米多:反之如果在伏天里,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还会经常下雨,这样土壤中的养分就会通过雨水的溶解被植物根部吸收,同时雨水冲刷农作物的叶片,也会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民间还流传着“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这些俗语老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证明了伏天雨水多少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村俗语“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什么意思?大家认为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欢迎留言,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说三伏天不下雨的话,作物就长不好
上一篇:端午期间,离娘家一千多里,亲妹妹和小姑子同一天结婚,该怎么办?如果是你,你会去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