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山水画绘画技巧有哪些?
平远,画面,山水画山水画绘画技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山水画绘画技巧有哪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勾:是工笔、写意画法的主要手法之一。“勾”在工笔画中用的多一些。“勾”与“染”结合能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内容,如人物的手、脸等;而山水画中石头的画法,多是同“皴”结合使用。
擦:笔触不清楚的叫擦。 “擦”是“皴”的继续,是皴的一个补充,目的是让画面效果更加浑厚。
点:是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写意画使用较普遍。工笔的点和染是分不开的,因此叫点染。写意画中的点叫点戳或点戳。
染:用来加强画面效果。工笔画及写意画均会使用,工笔画较多。工笔画中的染可分为勾染、烘染两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水画以描绘大自然的山石树木、雨雪云烟为主。山水画流派众多,北方山多险竣,南方山多秀美,自然风景不同,也让南北各地的画法风格也有很大差异。
山水画技巧家家不一样,各有千秋又各有不同,我根据自己画画的经验,讲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画山水画首先要立好意,构好图,起小稿,大体画,小处补,观全局,细收拾。
一、立意是画面需要表达什么?表现主体要雄伟还是要秀美?要先构思好。好的山水画家不会只有一种技法,而是会根据不同的表达意愿而用不同的技法。
二、构图的方法也有很多,要注意开合聚散,疏密留白。构图要注意的几点:
1、不能让国画四个角都留白或都塞满;
2、山石布局要有大有小,不能每个山峰都平均大小;
3、画面上不能出现平衡的线条(特殊画面除外);不能出现对称的山峰石头。
4、景物要有纵深和虚实,前实后虚,前大后小;
5、不管是散点透视还是焦点透视,都要注意角度和大小,后面的山石不能比前面的山石更大,俯视的房子不能看到檐底,仰视的房子不能看到屋顶阳台等。
三、起小稿是很多画家的习惯,用相同比例的小纸先画一个小样,看看大体的效果,更能做到心里有数,对画画的先后顺序,干湿布局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画起来就心里有数,提高成功率。
四、大体画,先从画大体浓淡布局,其间要注意多留白,留出一些云烟、树木房舍等的位置,将大体的浓淡虚实的关系先画出来。 动笔前要先比一下运笔动作,想好后下笔一气呵成完成一小段。再醮墨下一笔。
五、小处补。大体完成后,在仔细补充描绘细部,丰富画面。
六、观全局。大体小处都完成,这个时候最好将画挂起来,远近观摩,将不协调的地方找出来,想好补充的方法。国画不能在同一位置涂擦更改,只能通过加的方式补充,所以落笔补充要小心谨慎。必要时打湿宣纸让新补的笔墨更加融合。
六、细收拾。基本画面完成后,细心题好款,盖好印
虽然我的职业是画画,但才疏学浅,未达大成,在此给各位看官见笑了!
有同爱画画的,不妨大家互相关注一下,有事没事多聊聊画事!!
我号内有作画视频,欢迎大家指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画山水口诀
山为勾皴点,树为彩墨染。画前需定形,先从树起跟。勾出树枝干,稍点树梢墨。颜色要细调,红绿要纯清。染在树梢顶,树头浓墨分。松要摆大气,枝干壮山魂。近松叶要明,远松稍点清。叶用深绿染,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点叶要分明。不可太浓厚,不要太稀匀。山涧多树长,层次要分明。大小照远近,浓淡要看形。
山石虽大气,莫忘暗与明。有光一方照,此方须淡澄。无光一方照,明暗下笔沉。画好一磅石,远近多关心。与树相连处,层次要高明。无光山顶树,树下一片黑。有光山顶树,用色要沉稳。落山脚处时, 染色几次分。
山脚可点树, 但要雾和云。山脚不作树, 需要染纯清。远山写云海,墨色相染成。近山有雾气,只在山脚形。高低多层次,写云几次成。浓墨下脚处,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用笔要细稳。檫点一山成,远近常关心。山涧紧相连,浓淡要辩清。画半要细看,似乎可以成。若是不合意,寻找顺势形。该改侧大胆,不改须细心。画前须静想,画时耐心稳。多在墙面画,才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多看否改进。细看多难处,记得下次稳。此为画中意, 意境难悟成。悟到深思处,好画自然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 三远法是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的。
“三远”法的特点 高远 比如欲夸山川之高俊,可以把人物、房屋、树木画的很小,诸如余静的《林泉高致》;亦可将高俊的山峰推出画外或者隐入云层,使观者自行想象山峦的伟岸程度。中国的山水画讲究的是笔墨,画家以笔墨之力,讲述了原生态的山林树木,这幅作品正是用了三远之一的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她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山势逼人。”深远 古语有云:“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如同借给观者一双千里眼,能看到万水千山,丘陵沟壑亦浓缩在画面的尺寸之间。视平线则多处于画作的上端,类似于“鸟瞰”之感。画面的进深很大,造成一种空间深远的意境。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寓意美好、积极向上。这幅作品就是深远见胜的,张利老师用深远法加以夸张,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沿着溪流的寻索,几经曲折方能在山坳的深处见到一座凉亭。深远法多用来表现云横秦岭、气断巫峡之景,对于有经验的山水画家来说,深远是三远之中最难表达的。平远 “平远”画法的题材有两类:一种是矮山以及丘陵的平远山水,一种是仅有田园溪流的平原大地。平原景色的辽阔,也是采用类似的手法,但应当利用景色的透视,如林带、田埂的透视,河流的纵横,这些都能带来良好的平远效果。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易天也的《山列千重静》,使用的便是平远法。作品高仅32.5厘米,横达130厘米,场景开展。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他作《江岸望山图》,以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正如题画诗所云:“江山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回,青峰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