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农村的河沟水坑里的野生鱼类越来越少?
河沟,电鱼,农村为什么农村的河沟水坑里的野生鱼类越来越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和弟妹们到小溪小河里捉鱼虾,钓螃蟹,摸田螺。燕子姐居住的村庄,淡水资源特别丰富,不仅有一处闻名全县的泉水,小溪,小河,小圳更是纵横交错,环绕着整个村庄,也因此鱼虾等水产物非常多,小时候放了学,燕子姐三姐弟经常会到村前的小溪里去捞鱼虾,运气好的话,一会儿工夫就能获得一顿美味的鱼虾。
下大雨涨洪水的日子,村里的大人便会冒着雨,戴着斗蓬,披着蓑衣,提着长篙捞网到村前的小河里捞鱼,而燕子姐的爸爸则是捞鱼的高手,除了一些小鱼小虾,泥鳅,黄鳝外,还经常会捞到几斤重的大鱼。
然而如今,小溪小河却再也看不到鱼儿畅快地游来游去,那些捉鱼虾和看大人捞鱼的欢乐只能留在记忆的长河里。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小溪小河里的鱼越来越少呢,甚至没有鱼了呢?燕子姐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三个原因:
1.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90年代初,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种植双季稻,那时候到处都是水田,可到了90年代中后期,村民开始上半年种植烤烟,下半年种植水稻(晚稻),所以稻田有半年是干涸的,导致鱼类生存空间降低。年代初,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种植双季稻,那时候到处都是水田,可到了90年代中后期,村民开始上半年种植烤烟,下半年种植水稻(晚稻),所以稻田有半年是干涸的,导致鱼类生存空间降低。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村也开始投资建厂,工厂随意排放的污水,导致溪水和河水不再清澈,再加上村民的环保意识不高,乱扔垃圾的现象非常严重,同时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更严重污染了水资源,而水资源一旦遭到破坏,鱼虾的生存就变得非常艰难,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小河小溪里经常能看到死亡发臭的鱼和泥鳅。
2.村民恶意(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越来越少
据燕子姐了解,恶意捕捞鱼虾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有村民用手摇发电打鱼机打鱼。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一些背着手摇打鱼机的人,在村子前面的水田,小溪,小河里打鱼和泥鳅,燕子姐隔壁村甚至有几个村民以此为业,每天扫荡式的在各个村子的溪圳里打鱼,然后拿到市场上售卖。
当年,村里还种植山茶树时,一些村民喜欢将炸油剩下的茶饼烧焦捶碎后倒进河里(PS:我们土话叫“癫鱼”),很快江面上就会漂浮着因为喝了山茶饼而处于癫狂状态的鱼,其时全村老少都会提着桶,挎着鱼篓在岸边和下到水里捉鱼。
前些年,更有人专门购买一些毒鱼的药从河流上游倒下,河面顿时漂浮着鱼,据说这种药对鱼类伤害很大,不论大鱼小鱼都能毒死。
3.淡水资源不再充沛
在燕子姐童年时代,村子前面的小河,河水最深的地方起码有三四米,浅的地方也能漫过成人的膝盖,可最近几年,小河却一直干涸,河里的石头全部露出,试问这么的浅的水,鱼类如何无法生存。
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大一部分因为人类捕杀 一部分因为环境污染。很多野生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态环境恶历,鱼无法生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环境,过度捕捉各方面原因,但是现在国家下决心在治理,生态已经开始好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 现在化学品多了 在田里打农药 农药会随着水 流到河里 溪里 破坏了 当地野生鱼的生态环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拜农药之功劳,别说鱼虾蛙虫将绝,再不严管使用农药那下来就是人类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问题我想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因为我家就是农村的,村旁就有一条小河(曾经),注意是曾经。
上一篇:葱蒜干尖是怎么引起的?是水份不够,是水份过多,是疫病,还是施用氮肥过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