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引导四年级的男孩正确的接受合作分工?
孩子,家长,不公平怎么引导四年级的男孩正确的接受合作分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六一节,四年级的儿子班里搞水果聚餐,四人一组,儿子的任务是带去十种水果,其他三个孩子有人负责带盘子和牙签,有人负责带切水果的刀子,有人负责现场切水果做拼盘。我的孩子对自己的任务欣然接受,当成大事来认真完成,但作为家长,觉得这样的分工有失公平,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在小团队中,接受合理的任务分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配任务对于所有人来讲,总有个人心理上的公平和不公平,因此,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摆正的第1个姿态就是克服自己对于可能引起不公平的心理的影响。
就好像我们的社会大分工一样,如果去寻求公平的话,这个社会上不可能有公平。但是我们只有客观认识。并且承认,整个社会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公平,那么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完成自己的角色扮演,对于学生来讲也是这样,更何况学生对于金钱的观念并不是太强,他们完成任务的最初动机就是和团队成员一起做好一件事情。
老百姓自己经常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吃亏是福,所谓的吃亏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有时候还是精神上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最正常的状态,就比如两个兄弟分财产一样,总觉得对方的好,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公平心理的体现。
所以说当一个方案出来之后,特别是小团队的方案出来之后,我们应当教育孩子做的第1件事,就是执行,先把方案执行完毕,先把工作完成,然后再讨论,如果下次再类似方案应当怎么办?是不是还是这样做,这不是有更公平的方案来进行。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一起,或者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一些团队合作,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成任务,然后通过完成任务再寻求公平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先寻求公平在解决问题。
人就是这样,总是觉得自己在现实中活中受到了委屈,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一些障碍,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这样,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位家长,从你的详述来看,其实你的孩子很懂得接受分工合作。他不需要引导,需要引导的是作为家长的你哦!
小团队4人,有人带水果,有人带盘子,有人带刀叉,有人现场切水果做拼盘。他们分工明确,四个步骤,每个步骤一人,看似不公平,实则很公平。
这就像职场上一个项目执行活动,有人负责找场所并设计,有人负责买物料,有人负责表演,有人负责现场布置。你说选哪个吃亏呢?
其实都不吃亏,就是分工合作,有人任务重一点,有人任务少一些,但最终目的就是各自做好手头上的工作,一起把这场活动办好。
我认为,你孩子很好的一点是,他在接受这个任务时,是从大局去考虑,把水果餐办好,所以他不计较自己的任务比别人多。也说明你的孩子乐于奉献、有大格局、也很负责任。
但作为家长的你却恰恰相反,你的出发点是在于个人,在意谁做得多谁做得少,这种心态偏功利化,虽然理解,但建议学会自己好好调节和转变哦,不要去影响孩子!
要知道,在当今社会,敢于承担更重的责任,敢于付出,更多意味着机会。所以,孩子目前的心态和状态其实是更有利于他成长的。
*我是星主,专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学习教育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本身会处理的,可以引导孩子们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英劢教育谢邀,为教育存在困惑的家长提供定制化、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
首先,这件事情孩子是当事人,而家长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在这件事情上面,家长会觉得孩子做得多其他孩子做得少,觉得不公平。但是,实际上,家长没有这种权利进行评判这次的分工就是不正确不公平的。如果孩子乐意,那么,这件事情本不是什么大事。其实问题在于家长,家长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是家长自己觉得不接受,而不是孩子需要并且想要改变。孩子多做一点家长觉得的不公平,和孩子自身因为完成任务获取能力感胜任感的喜悦来说,家长觉得是前者还是后者更重要一点呢?我个人觉得是后者。
有问题的家长可关注家有教育家头条号,私信:方案,获取孩子问题的解决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