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妈妈炒的菜,是任何厨师都炒不出的味道!你认同吗?
妈妈,味道,都是有人说妈妈炒的菜,是任何厨师都炒不出的味道!你认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因为妈妈做的菜里面有爱的味道,这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赞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们从小耳听目染的歌曲,还时时在我们耳旁萦绕,妈妈在我们心里的位置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无论是忙碌的身影还是唠叨的话语,无论是花白的头发还是粗糙的双手,无论是喷香的早餐还是丰盛的晚饭,都是为了儿女无怨无悔的付出,这也终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哪天,你站在远离妈妈的远方,你站在远离妈妈的另一个国度,你站在远离妈妈的海峡一边,任你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你梦里的,仍然是妈妈亲手做过的早餐,煮过的饺子,炒过的荷包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同,妈妈炒的菜有家的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怎么说呢,小时候的确觉得妈妈烧的菜很好吃。但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吃过越来越多的其他人烧的菜之后,就不能违心的说妈妈烧的菜最好吃了,除非自己妈妈的确烧了一手好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人的妈妈不了解,我们家,很多儿时妈妈的菜,客观来说,是长大了,好东西吃多了,再也找不回感觉!记得上初二那年过年,妈妈炸萝卜丸子,我守着锅吃热乎的,别提多满足!长大工作了,有一年特别想吃丸子,妈妈再炸,总感觉欠点什么,就是没那么香!小时候父母要上班,周末买一袋面,找人加工成挂面,一箱一箱装好,再炒点臊子,我们中午放学回家,自己洗点青菜下点面,碗底盛一勺面汤,然后倒些醋再挖一勺臊子带些大油,面捞出来,香气扑鼻!现在这些妈妈的手艺,都留给了小侄女留恋享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滴,只有妈妈知道你最喜欢的口味,而且愿意用心去做。这就是传说中的妈妈的味道,自带母爱光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同
好像无论用什么刀 妈妈做的菜都是那么好吃
在这里我来安利一把刀
#厨具#中式菜刀,从来就不屑于组成套刀集体出道,而是有着“一刀走天下”的孤傲:刃要利,能快速切丝切片,重量要适当,落刀时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可以大幅提升精准的切割能力。
一把菜刀处理全部食材的利索痛快,是日系或德系厨刀无法比拟的。
在国营捞刀河刀剪厂兴盛时期,捞刀河的人到外地去,就带把刀做人情,收礼的人会觉得是极为体面的事情。
菜刀谐音“财到”,寓意吉祥,更何况这份礼物还美观实用:刀背前窄后宽,一根葱形,刀口鱼肚形,能前切后砍,硬度均匀,不崩不卷,切肉过筋,切姜不留丝。
彼时捞刀河刀剪厂在长沙市内的门市部门庭若市,产品不止是国内顾客追捧,还远销东南亚,大量创汇。根据老匠人的回忆和我们找到的旧证书,可见捞刀河昔日的骄傲:“……该厂为轻工业部刀剪定点企业、全国民用刀剪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产品均荣获部优、省优、1990年、1991年连获全国第一、二届轻工业博览会银奖。”刀剪工艺精湛,培育出业内名匠无数,后来的阳江十八子创始人李辉,也曾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捞刀河刀剪厂学习了3个月。
如今的捞刀河菜刀市场,鱼龙混杂,让人无法把这手柄粗糙,钢材低劣的菜刀与“天下第一”的名号联系在一起。几位年过花甲的老匠人还在坚持抡锤锻刀,维系正统的捞刀河刀剪制作技艺传承。
我们能为这失落的荣光做些什么?是材料落后,就去寻顶级良材。是式样老旧,就想办法在保留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改良。我们,中匠文化,相信工匠精神绝对不是手工的机械重复,而是在这无数次的反复中始终保持精进。现在绝大多数顶着“捞刀河”名号的菜刀,仿形都仿得极为粗糙,更谈不上对匠心的传承,这也配叫捞刀河? 历时18个月的努力,材料的彻底革新,工艺的严苛优化,我们让捞刀河菜刀以“湘极·捞刀河精作”的姿态复出江湖,宣告天下:这,才配叫“捞刀河”。
上一篇:做防水后怎么贴砖才能保证不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