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麦收季节到了,还记得小时侯放麦假的情景吗?
麦子,都是,现在麦收季节到了,还记得小时侯放麦假的情景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一节七天假就是打小麦的假期,学生都放假回家割小麦。早上天不见亮就被父母从被窝里拉起来,拿起镰刀霍霍向小麦地走去。有的负责割小麦穗,有的负责运输,我们小孩子就负责捡小麦粒。割完的小麦运回场坝破壳,晾晒。那时所有的坝子都是晒的小麦,一眼望去黄灿灿的,满鼻的清香。我们小孩子贪吃就喜欢把麦穗拿去烧来吃,满口留香。
哎,这种日子现在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这个地区现在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现在我身边的农民种植小麦的基本上没有,甚至是满山都找不到一个种植小麦的土地,再也找不到那种麦香十里的味道。
农民不种植小麦的原因:一是山区机械化程度低,小麦收割比较麻烦。二是我们这里不是主要种植小麦经济区,种植小麦的人本来就少,鸟类啄食小麦几率高,损失大。三是不经济,市场上面粉价格不高,自己种植小麦投入成本更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复垅黄。一年一度的麦收季节,又来临了。现在农村的麦收多半是机械收割,只有少数交通不暢的山区地方没改当年。记得小时候,收麦季节到了,如铁匠打铁,那是要抢火候的。五月的天气,像孩子的脸,变化无常。成熟的麦子一时不割,赶上雨水,麦子就长芽,长了芽的麦子就报废了,一年的辛苦全功尽弃。所以,收麦子的季节,就是抢,那年头,没有机械,只有脸朝黄土背朝天,学校放假,在工厂的工人都要回家,男男女女,大人小孩不分日夜,戴着草帽,脖子上围着毛巾,拿着镰刀,一块一块地抢割,一边割,一边擦着汗,麦芒与汗水常常弄得眼睛都打不开。累了热狠了,到有树的地方凉快一下。老人喜欢说说笑话,哼几句老歌,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虽然很累,心情都很舒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小时候麦收季节学校是要放假的各地方不一样!我们这里放假一个星期帮帮家里做些家务活,照看弟弟妹妹那时候每家都有几个孩子!干农活也都是体力活!没有什么农机!那时候还是大集体干活的场面很是繁忙。也感觉很热闹!大人小孩心情也都是很高兴的麦子收获了,吃粮问题可以解决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麦收季节又到了,想起了童年的麦假。多么值得回忆的日子,那些越走越远的童年。
八十年代初,还是生产队,大人们早早拿起镰刀割麦去了,匆匆吃点大人留下的冷饭,去找领队的民办老师,我们生产队的学生都在他的领导下,拾麦。小学课本里学了〔颗粒归仓〕这篇课文,学生有五年级的,也有一年级的,都是一个生产队的,都很熟悉,一人一个席田,席田是土话,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来说明。老师也是本村的,不拾麦,负责指挥我们,我们拾麦,他给我们讲故事,讲我们村的一些事情。我们边拾麦,虽然烈日当空,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兴味盎然。中间休息,我们就玩各种游戏。快到中午的时候,把拾好的麦子用绳子捆起来,送到生产队的麦场里。吃了午饭,休息一会,下午继续。
最快乐的时候是下午收工回来,天还未黑,在生产队的麦场里,跑,闹,摔跤,捉迷藏,天黑了也不愿意回家吃饭。只有在大人的呵斥下,不情愿的回家了。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童真,童稚的时光,永远不再有,永远不回来。
只有回忆,只有那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人生最快乐的日子 ,悄悄地从身边过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童年的麦收,没有一体化的联合收割机,都是人割、人装、人脱粒、人扬场。
割麦季风是热的,而且是蹲在麦地里几乎是没有风的,犹豫是孩子一般会一次割四行,即使如此也会被父母远远的拉下。抬头看看父母都在自己前面了,心里会着急,站起来看看前面还有那么多没有割,渐渐地也会垂头丧气,心里面想怎么还不到头 。
干了一上午就会得到自己喜欢吃的冰袋,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那会可是最好的奖励。
一块麦地割完,就用架子车把麦子送到打卖场李,是我们兄妹几个从地头开始捡麦穗捡到地的那一头,整块地捡完也就算完成了割麦的工作。
童年的收麦记忆很多的是在打麦场上,一个家族的男女老少分工协作,操运、脱粒、装袋,这里几百瓦的灯泡彻夜亮着,脱粒机昼夜轰鸣,飞扬着的麦秸碎末和粉尘,被雪亮耀眼的灯光染成一千灰白。
麦秸垛也会成为孩子们打滚撒欢的场所,孩子们最喜欢蹲在麦秸垛旁边翻跟头,或者扣一个小窝藏在里面让小伙伴找不到,乐此不疲。
到了扬场的时候, 麦收的活相对轻松了,刚刚打下的麦粒,还有许多麦粒的外壳,我们叫他麦糠,需要把它去掉,只留下干净的麦粒。这时候就需要扬场了,扬场的木掀很大,一铲一扬,就是一道道金色的长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