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烂片”的制片方和导演在上映之前知道这是烂片吗?
导演,票房,观众“烂片”的制片方和导演在上映之前知道这是烂片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烂片”的制片方和导演在上映之前知道这是烂片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一个影视人来说,自己的作品到底好不好,心里是很清楚的,但碍于资本、影视公司和主创团队的各种因素,导演和制片人有事不得不“妥协”,当妥协由量变到了质变,烂片的结果就无法挽回了。
如果不是经验不足的新手,在影视圈混了多年的老手,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拍的片子成色到底怎样,只是,投资方提出的盈利需求、选角上的自由度、拍摄阶段的掌控能力、剪辑和后期阶段的镜头取舍,都有可能决定一部影片的成败。
就拿最近被观众口诛笔伐的《上海堡垒》来说,我相信拍过《失恋33天》的滕华涛导演很清楚,3.6亿制作成本到底花在哪了。如果,真如郭帆在《流量地球》那样,将大头都花在了“刀刃儿”上,作品的成色自然毋庸置疑。
《上海堡垒》本来就是一部为了追求“粉丝经济“最大化的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宣发,完全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的,只是,大方向选错了,越往目标使劲就离“烂片”越近了一步。
影视娱乐圈里混的,想要出人头地,名气和作品一样不能少。大家都说王晶是“烂片之王”,但资本都愿意跟他合作、演员也希望成为“晶女郎”,就是因为,他能在赚钱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电影的艺术追求与自我表达。
历数王晶以制片人、导演、编剧身份出过的经典电影,《倩女幽魂》、《天若有情》、《赌神》、《鹿鼎记》、《纵横四海》、《千王之王》、《逃学威龙》、《新少林五祖》等片子,至少有那么几部大家都看过 。
只是,这些年王晶在内地鲜有比较出彩的作品,《追龙》已是“超水平发挥”了,显然,他也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澳门风云3》、《追龙2》的口碑稀烂,也说明了王晶的想法和思路,确实有些落伍了。
影视人喜欢“烂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吴宇森拍2016年版《追捕》时,我相信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凝聚了心血与野望的《赤壁》反应平平、《太平轮》折戟沉沙,他需要一部彰显个性、商业大卖的影片撑场面,另一方面,回到自己最手到擒来的“暴力美学”和“双雄戏”,影片大热应该是手到擒来的。
如果,我们以吴宇森的“暴力美学”角度去看,2016版《追捕》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烂片”,甚至在动作戏的设计处理和兄弟情的感情宣泄上,较之早期的吴宇森同类作品,要出众、细腻得多。
可惜,时代不同了,观众的审美水平早已不复当年,吴宇森还困守于自己的“暴力美学”世界不愿出来,吴宇森和观众的巴掌拍不到一块,《追捕》就成了口碑票房双扑街的“烂片”。
总之,“烂片”是市场和观众决定的,但会不会成为“烂片”,有时候导演和主创心知肚明,但有时候确实是“无心之过”。时代在变化、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化,不紧跟时代的电影,终究会被时代淘汰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怀着无比的敬意,认为所有的艺术家都是热爱和尊重他的作品的。
然而,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世界上既然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肯定也会有不珍惜自己作品的导演!
乐哥认为:烂片的制作方和导演,在上映之前,肯定知道自己拍的是个什么玩意。
那么,明知道质量堪忧、上映了要挨骂,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乐哥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出来混,某些人情总是要还的。
演艺圈不是人情与利益的真空,相反,“鱼龙混杂、盘根错节”这八个字,不足以用来形容“贵圈真乱”的万分之一。
身处于人情与利益的“风暴之眼”,想在娱乐圈混,欠钱与欠人情司空见惯;还债与还人情也似乎天经地义。
于是,观众们有幸看到了某网站上评分高达3.4分,力压《富春山居图》、《爵迹》、《逐梦演艺圈》等神作的《封神传奇》!
就问你:惊不惊喜?刺不刺激?
参演的老戏骨、大明星们难道不知道这是一部烂片吗?导演不知道影片的特效介于五毛和八毛之间?制作方脑袋集体短路了?
都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利益关系。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某总家的公子要进军演艺圈,你们好意思不来捧场?烂片怎么了?烂片也是片啊!
盲目跟风,抢完就走。
几年前,乐哥家旁边开了一家串串店。刚开始的时候,生意那叫一个好啊!结果,好景不长,一个月的时间,周边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四五家串串店。最后,优胜劣汰,半年之内,倒闭了三家。
在盲目跟风这一点上,拍影视剧和开店其实是一个道理。
《亮剑》大火之后,各种抗战剧在“横店流水线”上批量生产;《还珠格格》热播,于是各种清宫剧层出不穷;《花千骨》改编成功,各种网络小说改编剧跟风而至……
按照这些导演们的想法,质量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抓住这波热点搂上一波钱才是正经!
搂草打兔子,你行我也行!反正是一锤子买卖,热点不蹭白不蹭!
成本要低;速度要快;爆料要足;脑洞要大;思路要清奇……
于是,这些“纯商业”的影视剧就诞生了!
从导演到制作方,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烂片,但是,急功近利的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一点。只是迫不及待的把所谓的“作品”,扔到市场、扔给观众,然后就坐等分账!
结语
乐哥认为,如果上映之前,导演和制作方确实不知道自己拍摄的是烂片。那么,我们最多说这位导演水平有限,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并善意的奉劝这位导演:电影行业,可能不太适合您。
但是,乐哥作为一名业余且三流的影视剧观众,都能分清烂片与好片的区别,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能分不清吗?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啊!
综上,导演和制作方对于自己拍摄的作品是个什么水平肯定是心知肚明。他们只是为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目的,强迫观众为他们的烂片买单而已!
我是乐哥。
每天分享,每天进步,期待您的关注!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