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宋四川山城防御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重庆,南宋,山城南宋四川山城防御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南宋四川山城防御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分为几步
首先“四川”和“重庆”均得名于宋,北宋后期官方就开始在川峡四路统筹军政管理置有四川安抚(制置)司,类似于建国时的西南军政委员会,通常安抚(制置)使兼所在驻地知府,使得该地成为事实上的军政中心。
第一阶段:川西战线的崩溃和川东战线的构建。成都府两次被毁→这也是四川由盛转衰的转折,同时也是四川盆地分化的开始,即川东也开始崛起,四川巴蜀之地乃是南方拒北的三大区域即长江上游四川(成渝)、中游荆襄(襄樊)、下游江淮(扬州),十分重要,宋理宗曾言“今日救蜀为急,朕与二三大臣无日不议蜀事”,而川西此时无力可守,使得南宋君臣开始思索另一布部署。战役分为个阶段:1.蒙兵入西川,丁黼败死,成都第一次沦陷,彭大雅着手增筑重庆府城等→2.蒙兵塔海诸部攻川东,孟珙在夔州等地拒敌→3.蒙兵再攻西川,陈隆之败死,成都第二次沦陷。其中在彭大雅和孟珙坐镇川东之时(古代有上下川东之说,上川东重庆为中心,下川东奉节为中心)。开始陆续构建周边山城,尤其以彭大雅1238年增筑重庆府城和1240年扎寨设防于钓鱼山最为著名,孟珙兼知夔州时亦加筑白帝城、得汉城等据点。
这一系列战役的主要指挥官是阔端(统帅)、塔海(前线总指挥)、汪世显(先锋)VS孟珙(四川安抚使兼知夔州)、陈隆之(四川制置使)、丁黼(四川制置副使兼知成都府)、彭大雅(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等人,时间是窝阔台汗时期和宋理宗时期(1236-1241),结果是南宋蜀地川西遭到重创一蹶不振,孟珙和彭大雅稳住了川东局面。而丁黼、陈隆之等四川军政官员阵亡。
第二阶段:四川山城体系的构建,即1242年余玠以兵部侍郎就任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后正式移四川中心于重庆府,制置司治正式迁去重庆府巴县。不仅仅是因为成都的沦陷残破,同样的重庆水陆交通优势加上经济重心南移和长江流域大开发使得重庆优势更加突出同时便于连接中游战线。余玠采用冉氏兄弟的意见和秉承前人的基业继续开拓。以山城据点为主开拓根据地。
主要的据点即著名的“四川八柱”: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其他著名的据点即万州天生城(今重庆市万州区)合江神臂城(今泸州市合江县)等等
余玠的方式即以逸待劳,伺机而动的策略,极大的巩固了四川战线,1250年余玠一度发动其到任后最大规模的北上行动最终兵止汉中。尽管进攻不足却守城有余,蒙古兵最终针对今天川渝的军事行动依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终山城依然没有抵挡蒙古兵的脚步。1279年南宋末代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有“四川虓将”之称的张珏及其部众寡不敌众在重庆被元军击败,属下多殉国,张珏被部将掩护入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而后涪州被克,张珏被捕,随即王立在钓鱼城投降,时劝降人系元安西王相兼西川枢密副使的李德辉,1280年张珏自尽于押解进京途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蜀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时期,随着北方传统军事防御体系的破碎,朝廷开始加重对四川防御的重视,依山沿江设置营池,这也是大势所趋。
这些城池充分利用已有的山川水系等自然现状,又将军事思维进行周密部署,有内有外,系统搭建,人工砌物,能生存能打仗,有效地保卫了南宋疆土。
上一篇:手工紫砂壶和半手工壶有什么优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