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童年的“羞耻”伴随孩子一生,若孩子已有“羞耻感”,该如何应对?
羞耻感,孩子,羞耻童年的“羞耻”伴随孩子一生,若孩子已有“羞耻感”,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童年的“羞耻”伴随孩子一生,若孩子已有“羞耻感”,该如何应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童年的阴影会让人有种卑感,我就是这种心理,总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一点自信也没有,面对一些问题总会选择逃避,所以从小要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环境最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最容易被影响的,但是如果这个事情对孩子产生了影响。那么请马上解决这个问题,拖的时间越长那么就会对孩子的影响越深,因为他们本身正在融入这个世界,所以第一次接触的东西肯肯定对他印象深刻。
如果一个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曾经被侵害过,如果那个人是他的哥哥或者其他亲近的人。那么这个小女孩心理上会对身边所有的男的都有抵触心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用在小孩子身上实在是个不过的。
如果他们受到了伤害,一定要 及时 的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不然留下的伤痛是永久的。
对于解决的方法,那就是要来考验成年人了。
已经有了耻辱感的小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因为什么而感到耻辱的。是因为受到其他人的欺负.羞辱,还是因为孩子自己对一些事情钻了牛角尖。比如别人不经意说“胖,丑,矮”只类的话。受到了刺激。这个时候家长要慢慢的去引导不要去直接问, 因为这个时候小孩子可能不想说,觉得丢人。
只能用婉转的方法去引导,让他慢慢的主动的自己说出来是最好的。
解决方法的时候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一下,这样的话我们比较利于思考解决方法
喜欢的点赞评论转发,关注一下。
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这种习惯。要想改变。建议可以从佛教经文中汲取经验。佛教讲究四大皆空。什么都是空。一个人的优越感。羞耻感从佛教教义来理解也是空。可以慢慢培养孩子对佛教教义的兴趣。具体操作方法因人而已。可以自己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羞耻感 定义
自知之明的一种表现,是对自己不当行为的一种认识和反省。
“不知羞耻是由不肯履行自己的诺言产生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
要明确区分已经有羞耻感 和有了羞耻事是两回事,有羞耻感是能辨别是非 ,是一件好事。有了羞耻的事是在心里有了阴影,跨不去的心理障碍,小朋友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往往跨不过去,久而久之会变得消沉 偏激,有的孩子会在生活中不停的恢复,从而忘记以前的羞耻的事情,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多鼓励孩子让他有安全感,特别严重的需要心理医生辅导。
1、尊重孩子
2、保护孩子隐私
3、维护孩子声誉
4、正确引导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若孩子有羞耻感 如何应对?
有个快乐的童年,它一生都在治愈你;如若有个不愉快的童年,你的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的羞耻感,来自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并不是说你的家人会欺负你,而是有外人欺负你,你家人选择忽略,并且认为亲戚间打趣,孩子间打闹很正常。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感悟,如果心理素质好,熬熬就过去了,此间他会不断食入“精神食粮”(看书治愈自己);遇到心理素质不好的 ,可能会性格极端;所以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里人的爱心和支柱,也需要自己不断看书来劝自己放下往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第一句,童年的“羞耻感”伴随孩子一生,说明某种程度上,潜意识已经觉得这无法避免了,内心很痛苦,但是我想让自己内心可以好受一些,舒缓一些,那么“该如何改变?”
对于某件事是否真的是羞耻的,一方面还是有我们的主观判断在其中,另一方面,如果无法忘记,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去拓宽对这件“羞耻感”的边界。即,这件事,某种程度上确实让我有羞耻感,我不否认,但是我并不是只看到了羞耻感,还有我对于这件事的其他认知和评价。去拓宽这件事。
上一篇:如果列出一个此生必吃的食单,你心目中上榜的食物都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