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近视眼是如何正常生活的?
近视,眼镜,近视眼古代人近视眼是如何正常生活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人不看电子屏,近视应该少,现在人离不开网络,我国近视率也在逐年增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没发明眼镜之前,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突然好羡慕古人啊,他们整天种田织布,不怎么费眼,好像没有人近视。不像现在的我们,用眼过度,戴着厚厚的眼镜。不过,古人肯定也有得了近视的,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在宋朝的时候,欧阳修就很不走运的近视了,十米之外人畜不分,看来近视程度也不浅。读书人近视也很正常,后来为了不再加深近视,欧阳修干脆自己不看书了,让别人来读给他听。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拿放大镜看书,放大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看不清楚字的问题。清书《除余众考》中称:“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意思就是说主人公用水滴看书,就能看清楚了。这种方法与放大镜原理一样。在北宋,就有很多官员用放大镜来看书。
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就是通过药物改善了。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介绍到的恢复视力的药方,就多达71种。在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很多明目的药物。比如芜清花“主治虚劳眼暗”,櫆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
这么看来,大多数近视的都是读书人了。那穷人近视了怎么办呢,他们既没钱雇人为自己读书,也没钱买药。不过在穷人当中,看书的人也比较少,除了看书做其他事情也基本上伤不到眼睛。再有就是,他们用眼不会像我们一样过度,就算近视也大多数是轻微近视,影响不到正常生活。
所以,大多数人就不会选择去治疗近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面对面交流就把问题解决了,用不着多此一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古代近视的比例很低,既没有那么高的读书率也没有现在如此繁多的电子产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很适合眼睛的调养,低于百分之一的识字率也让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没有什么费眼的情况,而一些达官贵人如果有近视眼的话,更多的时候会被中医治疗,也就是所谓的针灸治疗,不过虽然有些穴位真的可以刺激视觉神经,让其保持敏感,确实会在一些人身上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提高,但也只是临时性的,近视在古代是无法治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眼昏花,在古代才是最好的诠释!古时没有近视眼一说,也从未重视。以现在的观点看,或者从中医的观点看无非是老眼昏花,肾亏脾虚,透支过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解密也越来越多,才行成了现在每种病因和发展过程的解释。古代生产力低下,照明设备更是简陋,需要挑灯夜读,寒考十秋的学子更是数不胜数,年龄阶段不同,适应性也大大降低,七十老翁为功名也比比皆是!身体机能退化无可避免,年轻学子在照明如此简陋的情况下近视也无可避免!我小时候还上课用煤油灯作为照明工具呢!所有同业也一样,因此还烧过前桌美女的头发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帮我穿越到古代,我想办法近视,然后再回来告诉你吧(滑稽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现代,近视人群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近视人群也越来越偏向年轻化。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电脑、手机过度使用导致的,可以理解。而在古代,古人会不会患近视眼呢?为了防治近视,古人又有哪些妙招呢?
实际上,古人患近视眼的人群比例是远远小于近现代的,因为古代人大部分人都不读书,成天在家忙农活,男耕女织,生活方式健康的很,得近视的实在占少数;但对于那些一心想考取功名、高中状元的文人骚客,每天挑灯夜战,难免会罹患近视的毛病。
同样的,我们所熟知的纪晓岚也是一位近视眼,根据清代人对其外貌的描述,纪晓岚“貌寝短视”,就是说他样子长得平平无奇,还近视!看来这又是一位读书读着迷的学霸啊!
那么古人得了近视该怎么办呢?
古人遇到近视的情况不多,但是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视近怯远症”,症状就是两眼如常,视近物模糊不清,视远物清晰可见。
在明清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出眼镜。那时候近视只能靠我们伟大的中医调理。在《本草纲目》里就记录了多种明目的药材,如芍药,覆盆子、芜菁子等可补肝明目。
上一篇:初一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