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哭闹我在教导她时,家公家婆喜欢马上过来哄,怎么办?
孩子,老人,奶奶小孩哭闹我在教导她时,家公家婆喜欢马上过来哄,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孩哭闹我在教导她时,家公家婆喜欢马上过来哄,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开住,没干扰再教育,警告不能在爷爷奶奶面前放肆!顺便连老人一起讲道理,老公也要一致对外。毕竟孩子养出毛病了,遭罪祸害的是你家!老人有事就会埋怨你,以后走了也不用负责任,你得忍受熊孩子几十年!老人孩子都不能惯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告诉他们,不要插手,会惯坏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今社会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孩子白天交给爷爷奶奶带。两代人一起生活,一起养育孩子,由于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两代人在孩子的教育中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其实,当今社会许多的“婆媳问题”,大部分是由孩子的教育问题引发出来的。
我曾经也是一直被这个问题中困扰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孩子的管教在婆婆眼里似乎演变成了对孩子的一种“虐待”,甚至有一段时间还演变成了我对她的“排挤”。我始终不明白这些思想从何而来?所以后来我干脆放弃了工作,选择自己带孩子。我和婆婆的矛盾从始至终都是在养育孩子身上。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说的是,孩子是自己养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父母的社会环境和思维方式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环 境。父母永远是承担养育、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主导人。
其次,爷爷奶奶也是爱孩子的,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实际上也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从能接受的地方接受起,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问题,但是遇到原则问题父母一定要坚持。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养育也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得来的,老一辈留下的传统东西,适当的接受,对孩子对我们也有益处。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也可以接受他们的想法。
第三,心平气和的和长辈沟通交流,给他们讲清楚利害关系,千万不要做出有伤家庭和睦的事情。一家人在一起和睦相处,多沟通多交流很重要。我时常会给婆婆讲一些例子,打比方来告诉她为何我要这样教育孩子,而不能按照她的方法来解决。很多时候我不知道她是否已经能够明白我的想法了,但我觉得至少她也不会再跟我反驳,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她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插手。我觉得这样不能代表她已经明白理解了,但至少她已经有所改变了。
第四,借助他人的力量帮忙沟通。我婆婆一直认为她的生活经验足够多于我,而且她养育了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她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几十年了,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我和我老公的劝解她压根听不进去。所以我会找一些平常比较好沟通,和她年龄差不多,又经常在一起玩的阿姨来和她沟通。我发现这样之后,她回家在我们面前立马自己推翻了她以前的错误思维。所以,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许沟通会更有效一些。平常不方便和公婆直接沟通的问题,可以找老公帮忙或者找他人帮忙,甚至孩子大一些之后可以借助孩子的口吻告诉爷爷奶奶,这样爷爷奶奶不但能够很快接受,还会为孩子懂事了而感到高兴。
对于隔代教育的矛盾大多数家庭都会存在。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是建议孩子要自己抚养,这样孩子也不会被两种教育理念所困惑。如果条件确实不允许,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平和的沟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平常的家庭关系带给孩子的是最深层的教育理念。对于年轻一代,也要多理解父母帮忙带孩子的辛苦,不要在小问题上面纠结。
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我是嘟嘟妈妈,欢迎在下方点赞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遇到过。
老大当时两岁半的时候,那天他发脾气把手里的玩具啪的一声就摔在地上,顿时我心里就点燃了一团怒火,但我强压着没有爆发,只是过去给他好好说:“发脾气是不对的,发脾气扔东西就更不对,自己去把扔的东西捡回来,一定要改正这个错误。”,这时的他不仅没照做,反而还哭了起来。
奶奶听到哭声赶忙从厨房跑了出来:“怎么了,我的乖乖怎么哭了呢?有奶奶在。”,于是抱起孩子就去找吃的东西来哄了。这个时候我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我过去,轻生对奶奶说:“妈,孩子做错事了,我现在在教育他,我知道你疼他,但是您也希望自己的孙子是个懂道理的乖孩子吧!所以请你现在把他交给我,我来教育,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改正错误,好吗?”
第二步,抱着孩子去另一间屋,关上门,这个时候孩子就更哭的厉害了,因为他知道有奶奶在,奶奶一定会保护他,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奶奶也没有进来哄了,于是慢慢的自己就停止了哭声,他知道再怎么哭也没用。
第三步,等孩子平静下来,给他讲道理,让他承认错误并要改正。
第四步,和奶奶沟通,让奶奶知道我这样做不是针对任何人,而是为了孩子。
从此以后,奶奶在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管孩子怎么哭闹耍混,她都不会来干涉,甚至有时候还和我一起说教孩子,孩子经过几次尝试后,也就知道自己靠哭闹博取同情是没用的,做错事就得改才行。这样更有利教育孩子。
上一篇:人保本地单与电销单怎么样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