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您一年的读书量大概在几本?请推荐1到3本给我吧?
圆球,这本书,本书您一年的读书量大概在几本?请推荐1到3本给我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我们开始改变自己思维的时候,当我们开始行动的时候,相信大家就不会再感叹幸运之神不光顾自己了。
你喜欢以上哪本书,欢迎你和我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9年看了差不多51本书。
书,是精神食粮,裹腹,裹的是求知的腹;又像是零食,没事就拿出来翻两页,“嚼两口”;亦是药品,解除心中疾苦,前提是没有乱吃(乱看);亦或是营养品,让自己内心强大一点点,哪怕一点点。
刘鹗、费孝通、钱钟书、吴趼人、李劼人、汪曾祺、沈从文、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废名、茅盾、刘半农、季羡林、式亭三马、井原西鹤、太宰治、清少纳言、十返舍一九、芥川龙之介、大仲马、斯丹达尔、福楼拜、伏尔泰、左拉、蒙田、加缪、列夫.托尔斯泰、S.A.阿列克谢耶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越伟大的作家越会在作品中通过主人公体现出坦诚二字,看好的作品,感觉就是他们在和你促膝谈心,好的坏的,懂的不懂的,经常会提出疑问,毫无保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年读书量有限,三五本差不多了,反正去年一年读了五本书,那我就着重介绍一下我读的其中一本,当然了是名著,我比较喜欢名著,买书我也买名著,其他的小作家我基本很少买,我一般也是买耳熟能详的作家写的书!
比如老舍先生,周树人先生,沈从文老先生,谢婉莹先生的,林清玄先生的,金庸老先生,古龙先生的,徐志摩先生的,余秋雨先生的,于丹老师的,冯骥才先生的,黄仁宇先生的,
这些都是我知道的,当然了一些外国的名著也看,但是看的数量就少多了,毕竟文化差异的存在,造就了文化的隔阂,要想看他们的文学必须要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所以我就看看我们的文学就好了。
说一本书是说,冯骥才先生搜集的人物的传奇,天津卫的俗世里面行走着一些奇人异士,通过这些一件件的小事情,或者说奇闻来告诉我们一个世间道理,就像伊索寓言故事一样,能够把人代入情景之内,使人动容!《俗世奇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年也就十来本书。不知道你要哪方面的,文学?哲学?管理?传记?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讲真,我没有计算过我的读书量,是不是有些掩饰自己的可怜的上进之心(捂脸)。
今天是7月1号,很多人都写了上半年的总结,有的人已经读了150本书了。让我望其项背,哪敢说自己看了多少本,不过真的是没有统计过。
下半年我要把阅读的书籍专门列个文件夹,记下日期,做些摘抄和读后感,然后再找到书中可以践行的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是不是很酷。
书我真心可以推荐很多,理财类:《小狗钱钱》、《财富自由之路》、《穷查理宝典》、《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等;成长类《和时间做朋友〉、《人生效率手册》、《微习惯》等;写作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故事思维》、《金字塔原理》等。
大量的主题阅读的好处就是,集中学习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在其中找到相关联的能打通你任督二脉的内容。所谓缺哪儿补哪儿,觉得哪里不行到哪里。
虽然不能象别人一样一年300本,但我们还是要一书、一灯、一人、一影。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天读书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偶尔看得入迷四五个小时也是有的,主要是文学小说,同时也有传记,随笔,影评集等。
因为不仅要放松,看情节,还要学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笔,同时边看边做笔记,所以看的比较慢,大概一周才能看完一本,一年52周,所以一年的读书量在50本上下。
看的书算是多且杂,因此也有朋友要我推荐书单。一般在这个时候,都要先问问朋友要看什么样的,毕竟每个人对于书的口味不同,看书的目的也不同。
像题目中这样的,没啥背景介绍,直接要书单的,那我只能凭着一般的喜好,推荐这么几本了:
三体
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扛鼎之作,有人说刘慈欣和《三体》以一人一书之力把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顶级水平,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也不算太过分。毕竟《三体》小说可是得过科幻界的最高奖项克拉克奖,连前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粉丝。
《三体》以其宏大的世界观,超前的设定,以及层出不穷的金点子,成为了中国科幻史上的一座丰碑。
棋王
准确地来说,应该是阿城的“三王”系列——棋王,树王,孩子王,不过因为在三王中“棋王”的名气最大,而且“三王”的篇幅都不长,加一起也不到8万字,所以如果买书的话,经常就是一本“棋王”,包括这三个故事。
上一篇:夏天来了,天气炎热,想买台空调,房间22平米,不知道买台什么品牌的空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