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浙南闽语与闽南语还有多少相似?
闽南语,泉州,浙南浙南闽语与闽南语还有多少相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浙南闽语与闽南语还有多少相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虽然不是闽南人,但是学的是汉语方言学专业,就语言三要素而言给题主简单介绍一些知识。
语音上,二者高度接近,只是浙南闽语入声只有一个喉塞音韵尾,不同于典型闽南语有4个不同的塞音韵尾。
词汇上,浙南闽语部分书面性词汇与属于吴语的温州话等有相似性,基本生活词汇则大致与闽南语相同。
语法上,与闽南语差距不大,而且越来越与普通话接近。
————————————————————
没想到这么多人评论哈,看样子是该补充一点点了。根据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苍南,洞头等浙南地区属于闽南语,与建瓯松阳等闽北语,吴语温州话等区别开来,使用人口约30万(1960)。就闽南语内部而言,以厦门音系为代表,浙南闽语最接近厦门话,潮汕次之,海南则差异更大。
特征总结如下:有系统的文白异读,有丰富的鼻化韵,轻唇音文读与h合并,即无f声母,白读合并入重唇,即读为b p,有浊音g,b,知系归端,即部分zh ch读d t。
声母个数大多只有15个左右,俗称十五音。
韵母较多,厦门有79韵母,潮州81韵母,在汉语各大方言中数量最多。
声调主要是7声调,连读变调复杂。潮州,海口等有8调,一般不少于6调,声调总个数仅次于粤语。
语法方面,修饰词往往放在中心词后,如猪母-母猪,千秋-秋千等。一般省略量词前的一。双宾语句中,指人宾语在后,指物宾语在前,与普通话相反。如分支笔伊=给他一支笔。比较句中,平比用词 亲像,差比语序与普通话不同,如伊悬过我=他比我高。无把字句,但有处置式。如牛甲伊牵出去=把牛牵出去。
————————————————————
第二次补充。看了评论,也阅读了郑张尚芳先生2013年的论文《浙南闽语音系研究》,顿感知识错漏,见识浅薄,居然会犯一个原则性错误,武断的以为浙南闽语是起源于厦门,从根本上来说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据郑张先生的调查与研究,苍南,洞头,玉环等市县的方言,应归属闽南语,现有人口100万以上(2013)。从音系上来看,无论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和主流闽南语大致相同或相近。主流闽南语,即通行于厦门,漳州,泉州等福建东南部各大城市的方言,使用人口1000万以上,是闽语各大分支(闽南,闽北,闽东,闽中,莆仙)中最为广泛,最具现实影响力的一类汉语方言。据厦门大学李如龙先生的看法,今闽南语形成时间应不早于南北朝末期,不晚于唐代中期,即形成于公元5世纪到8世纪。闽南语复杂的文白异读显示了其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叠置的语音层次。李如龙先生认为:“闽南语的起源地可能是泉州的南安”。据台湾音韵学家竺家宁先生的考证,台湾闽南语也是自福建传入,传入台湾及澎湖列岛的时间不早于公元1300年,大约元代中期。今台湾闽南语,在台北市区比较偏重于漳州口音,在台南,高雄等地比较偏重于泉州口音。
就浙南闽语而言,据调查,浙南闽语使用人口大都是从泉州,漳州一带迁移而来,因此浙南闽语理论上更接近泉州,漳州话。现实看来,泉州口音影响更大,应为浙南闽语的主流口音。
浙南闽语的词汇吸收了大量的吴语瓯江片借词,即温州主流的吴语千百年来一直冲击着浙南闽语的词汇层,洗刷并替换了部分底层词汇。然而其闽南音系的顽强保留不得不说是一种“语言上的奇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好朋友是浙江温州洞头的,他们讲闽南话,但是他们讲的跟厦门跟台湾连我一个外地人都听得出来有区别。我朋友也说有些厦门跟台湾的闽南话他们有很多也听不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广东湛江黎话也是闽南语系,差距很大,更不用说别的地方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温州闽南语与泉州,甫田相似度90%,本人亲自接触过,因为温州有一半祖先在明未清楚来自于闽南泉州地区,近年两地宗亲都有寻根和联络,宗氏活动互有来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闽南语大体都相似,就是随着地域差异与时间差异,音调略微有所差别,如同潮州话与闽南语的区别。大同小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何谓“文化垂直领域”?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写才不会超越“文化垂直领域”范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