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乾隆看不上范文程,为何没有给他写入《贰臣传》?
贰臣,明朝,乾隆乾隆看不上范文程,为何没有给他写入《贰臣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乾隆看不上范文程,为何没有给他写入《贰臣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乾隆的《贰臣传》中有洪承畴,而没有范文程,关键在于洪承畴是以明朝降官的身份半路加入的,而范文程却是在清朝刚组建时(当时称后金)就加入了,可以算是创始人了。
而且洪承畴的功劳也是无法和范文程相比的。用通俗的话说,半路加入的洪承畴虽然为清朝平定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算没有他,还会有人补充这个角色。
但范文程不同,作为创始人的他,所作出的贡献是为清朝的百年基业打下了基础。
有这份贪天之功在,乾隆除非是得了失心疯,才会把范文程列入“贰臣传”的名单中,但显然乾隆正常得很!
因为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后人,所以人们总是不自觉的用他先祖的高风亮节来要求他,故而对他投靠清朝的举动讥讽为“卖国求荣对不起祖宗”,认为他是史上汉奸第一人!
当然,如果站在明末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说范文程是汉奸绝对不冤枉他。
范文程是辽宁沈阳人,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考取了秀才,成为明朝最底层的特权人员,时年18岁。
只是他没有按照正常的科举之路去走,反而在三年后跑到抚顺投靠了努尔哈赤,并成为其身边最重要的参谋,从此他也就和明朝一刀两断,再也没有了任何关系。
而他大半个人生所积攒的荣誉和财富,都是爱新觉罗家给的,是后金(清)重要的开国元勋。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范文程参与了所有的后金针对明朝的军事方针。
尤其是皇太极时期,他得到的重视甚至一度超过了满人。只要是讨伐明朝的军事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以及国家制度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其中,被视为文臣之首。
而最为重要的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范文程鼓动满洲八旗贵族进军中原,并在清朝平定天下期间所犯下的民族矛盾给掩盖了起来。
为了清朝江山的合法化,他炮制了所谓的大清江山“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国也”的说法,获取了明朝旧属官员的信任和接受。
事实上,清朝在刚入关的那段时间里,他始终抓住根本性问题,与民谋利、争取人心,对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加强设防,打击偷盗,禁止八旗掠夺等等。
当然,范文程还提出了一项对当时的明朝人来说最具吸引人心的提议,即由清政府主持为崇祯皇帝及皇后、皇妃发丧的决策,而这项提议也得到了落实!
结果就是,清王朝在北京城站稳了脚跟!
多尔衮死后,范文程又成为《清太宗实录》的总裁官,被顺治升为少保兼太子太保。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范文程病逝后,清王朝也没有亏待他的身后事!
他不仅得到了康熙的亲撰祭文,谥“文肃”,又被获赐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最后还得到了“元辅高风”的评价!
范文程历经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王朝。
这样的范文程,这样得到康熙高度认可的范文程,乾隆如果敢有任何的不好念头,他还有脸去见自己的一干祖宗么?
何况,乾隆编撰《贰臣传》的目的是为了收买江南民众的人心!
要知道,在江南人民的心目中,大明第一汉奸绝对不是范文程,而是洪承畴。
在明朝,范洪二人的知名度反而颠倒了过来。
人们都知道那个原以为已经死在抗金战场上的蓟辽总督洪英雄,却不曾想是个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洪亨九!
而范文程是哪根葱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知道。
正因为如此,乾隆更没有必要把范文程纳入《贰臣传》了。
其实说白了,范文程根本就是连当贰臣的资格都没有,妥妥的大清国臣子!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臣,怎么贰?范文程这个满清入主中原文士谋臣中功劳最大的存在,没被特立独行的他亲手钉在《贰臣传》这根耻辱柱上,估计乾隆帝也是很无奈吧。范文程只是个秀才,没有进入大明官僚系统,算不得贰臣。
努尔哈赤:“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康熙皇帝:“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乾隆皇帝:“(ˉ▽ ̄~) 切~~”
也不知道到底谁更贰一些^_^
其实我觉得,乾隆帝有这个权利,但真没这个资格,祖宗基业万里江山不是光靠满人就能拿下的,八旗无非十多万人,一个省驻扎一万?那没俩月就全死绝了,对比李自成打死朝臣千人追赃助饷,连街上的胖子都抓了拷打要钱,这多尔衮的宽仁笼络政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这幕后的顶层设计者就是“诸生”范文程。
《贰臣传》甲编囊括了虽属贰臣,但对大清功勋卓越的人,比如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尚可喜、耿忠明等等。
《贰臣传》乙编录入了虽属贰臣,但对大清几无建树的人,比如钱谦益、冯全、孙可望等等。
《逆臣传》都降而复叛的人,比如吴三桂、马宝、王屏藩等。
乾隆帝的编纂初衷是满汉团结,抵消民众反清情绪,其实现实作用不大,反倒是打脸当时在任的一干大臣。
明末清初之际,皇太极殒命,大清皇权之所以能在10几天内就由巨大的分歧过度到思想统一,多尔衮的让步是一方面,豪格脑子不好使是一方面,小福临命好是一方面,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明朝这款蛋糕太大,人人都想着通过抢劫发家暴富的情况下,统一思想相对简单一些,就象一个企业,为了如期交付订单,高中层值班制,和工人师傅24小时连轴转,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候发生不了太多闲七杂八的事儿,反倒是淡季闲下来了,破事呜嚷呜嚷的滚一堆过来。
多尔衮不是一拍脑门喊声:“走着”,然后开拔就占了北京的,他作为摄政王所要考虑永远要比别人周全,兄弟们是否和睦先不说,大清可是集体事业,他们都是利益共同体的参与者,一个代理董事长加一群董事的群体,董事们出于利益和话语权可能会有些争执,但是不意味着吃点亏就要搞垮整个公司,毕竟自己的饭碗和身家也以这份事业承载,这种人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少之又少,属于心智不健全型的。
各大贝勒都是斗志昂扬,因为当时大明内斗到什么程度,大清一切都了解,所以一群人想趁乱再抢些财物、资源,这可没冤枉他们,入关后他们的分歧就能说明这一切,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抱着抢了就走的态度,而多尔衮想的更长远一些,所以他就急召范文程商议大事,打算问问这个谋臣是怎么想的,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