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的老式杆秤,为何要做成“一头粗一头细”?
杆秤,秤杆,杠杆农村的老式杆秤,为何要做成“一头粗一头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的老式杆秤,为何要做成“一头粗一头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了许多回答,总感觉有很“别扭”的地方。许多人都从“杠杆原理”上做了解释。但杆秤不是杠杆,尽管它运用了杠杆原理,但做成两端一样粗也无妨,所以,单单运用杠杆原理做解释似乎显得苍白无力。
正好,我村有一个制作杆秤的工匠,我去询问他“杆秤做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原因,他说:
一、最早的杆秤是依据材料而制作的
杆秤的最好用材是楠木,其次也有其它杂木,譬如枣木。最早制作杆秤的时候,人们都舍不得用楠木,于是用了一些和杆秤粗度差不多的杂木做称杆。而这些称杆用材都是一些小杂木苗子,这些苗子就是根部粗,尾部细。所以,杆称艺人就把粗的一端用来承重,细的一端用来滑动秤砣。
二、为了方便携带
古代的人们在出门交易的时候都喜欢带一根自己的杆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交易欺诈。而古人携带杆秤的方式非常特别,那就是把杆秤别在腰间。如果把杆秤做成两端一般粗,不便于在腰间抽插,所以,把杆秤做成一头粗,一头细就抽插很方便了。
三、便于插入粮堆
古人们打下粮食之后,都喜欢称一称重量。以便知道当年打了多少粮食,计算出一顿应该吃多少。这就是所谓的“精打细算”。而在称粮食的时候,并不是连续称完,而是称完一袋再称下一袋。这就需要把杆秤放下再拿起。忽然有人发现把杆秤插入未装袋的粮堆里很方便,不用弯腰捡拾杆秤了。于是,便把杆秤做成一头粗一头细,便于插入粮堆。
四、为了美观
如果把杆秤做成两端一般粗,看上去既不美观,也显得很笨拙,所以,就做成一头粗一头细了。
五、减轻重量
如果杆秤做成两端一般粗细,就会比较沉,既然一端只承受秤砣的重量,做的粗了也没用,干脆就做的细一些。
听了我村做杆称工匠的解释,感觉还有几分道理,所以分享给大家。
总之,杆秤的粗细不单单是因为“杠杠原理”,而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结果。这一点儿,希望大家明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对于你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
秤杆做成一头粗一头细有两个好处。
一、是减轻秤杆重量。由于杠杆原理,远离称系的重量对称的平衡影响越大。为了使定盘星位置向左移动,让称的主要工作刻度都处于称系左面以方便操作,而减轻秤杆末端的重量最为有效。做成锥度,可以方便秤砣滑动。
二、是符合受力特点。秤杆在工作中,可以近似看成悬臂梁,越靠近称系的地方,承受弯矩越大。秤杆做成一头粗一头细,使弯矩大的地方截面粗,弯矩小的地方截面细,符合受力特点。这样秤杆轻盈美观,而且强度足够。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请关注优质乡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行者为你解答!
由于杠杆原理,秤杆的前后粗细不均不影响刻度的比例。
我认为可能是出于这几点考虑:
在农村由粗变细的木杆方便取材,比较容易获得,如果再打磨成粗细均匀的杆比较费时间。
出于需要一定大小的承重考虑,又不能太重而抬不起来,让更细更轻的那一段搭上秤砣,而更粗的承重力更强的那一段加上提绳,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一粗一细,比粗细均匀更有美感。
谢谢你阅读,欢迎关注我!
【农业行者说,为你说三农】
上一篇:一对恋人因为一些矛盾双方不说话,暂时都不说话算是一种解决方式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