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鱼的记忆真的只有7秒吗?如果不是的话,那是多久?
记忆,鱼类,斑马鱼的记忆真的只有7秒吗?如果不是的话,那是多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鱼的记忆力到底是不是七秒,对于我来说确实不清楚,网络上说什么的都有!但是鱼不怕疼,这是我亲眼所见,下面分享给大家听听!有天晚上去水库钓罗非,子线0.4大力马25公分对折绿色、0.3伊势力,半夜子线被罗非拉脱了,接下来重新绑一副同样线组的子线继续钓!第三竿还是第四竿(反正不记得具体是哪一竿)上了一条罗非,用毛巾包住罗非取钩,我的个神啊居然两个钩子在鱼嘴里,头灯一照不可思议的是,另外一个钩是前面脱的钩!我讲的是实话,可能大家听起来是故事!不管是什么,大家开心就好!顺便祝大家大鲫大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能。
我家养了几条金鱼,以前我喂它们颗粒饲料,饲料是浮在表面的,所以它们常年都喜欢在离水面很近的位置游来游去等饲料。
这几天我给它们喂米饭,米粒入水都直接沉底了。我只喂了它们三天米饭,现在它们再也不往水面游了,而是长期趴在水底等米粒。
由此可见,金鱼不但有长期记忆,而且可以被人驯化。
有图为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又不是鱼,我不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你这个问题还真的难倒我和其它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非鱼,焉知鱼之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鱼:胡说!假的!早在1965年,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就对金鱼的记忆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首先从鱼缸的一端发射出一道亮光,紧接着在这一端对金鱼进行电击刺激。
如此反复训练多次,很快,金鱼就记住了“光—电击”这个刺激循环。当再次有光射出时,金鱼就会迅速逃离到鱼缸的另一边。研究人员发现金鱼可以在长达1个月里记住“光—躲避”的行为模式。
除了金鱼,研究人员还通过“光-食物”的刺激方式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上发现类似的结果。不仅如此,后续还有科学家观察到饲养的鱼类对进食刺激能够保持长达几年的记忆。
其实,在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景点水塘中的观赏鱼,一旦有人接近,它们就会迅速游过来,吐泡泡,试图获取食物,这也是食物刺激下的记忆。
鱼:我的记忆不但不止7秒,还能传给下一代呢
近日来自新西兰Otago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斑马鱼研究发现,斑马鱼的表观遗传记忆,能够通过保存DNA甲基化的方式连续遗传给后代,简而言之,鱼的记忆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甚至下几代。
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基因”遗传因素会调控我们的记忆,表观遗传学也和学习记忆密切相关。表观遗传学指的是在不改变的遗传物质DNA的条件下,发生可遗传的化学修饰,这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等,如果这些修饰发生在配子中,就会遗传给后代。
后代获得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等),往往会够对亲本(或者是几代以前的祖先)经历的事件(刺激)做出反应,这也被称作为表观遗传学记忆。
具体来说,后代能够对亲本发生的,自身并未经历的事件,出现记忆并做出“跨代”反应。比如2016年,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就发现经历饥饿的线虫,会将经受饥饿的“记忆”,通过smallRNA传递的方式遗传给后代。研究人员发现后代的线虫,尽管并未经受“饥饿”,却能够提前对饥饿做好准备。这类记忆,大多是亲代对环境条件,特别是不利环境因素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有助于帮助后代更好的存活下来。
那么,记忆遗传给后代,斑马鱼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最主要方式之一,DNA甲基化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前提下,通过一种特定的酶(DNA甲基转移酶)的修饰,在DNA的核苷酸(如胞嘧啶的5位碳原子)上共价结合一个甲基基团,从而改变DNA的构象,抑制DNA双螺旋结构中的大沟和蛋白质的相互结合。因为其在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DNA甲基化修饰也被称为DNA天书的“注脚”。
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中),这类DNA甲基化修饰并不会稳定的遗传给下一代,而是在受精后,会出现大规模的“甲基化擦除现象”。
和精子和卵细胞的甲基化水平相比,胚胎中DNA的甲基化水平会大大下降,出现了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大规模DNA甲基化擦除。而在子代后续的发育过程中,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DNA甲基化水平再次升高,出现“(亲本)DNA甲基化擦除 ——(子代)DNA甲基化重建”的过程。
上一篇:为什么一些人都明白清楚生活艰难,为什么还处处刁难刻薄为难别人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