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一生实际并没称帝为何被有些人骂千年?
奸雄,演义,南宋曹操一生实际并没称帝为何被有些人骂千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节选自《十二月己亥令》)
有人觉得曹操虽未称帝,但屡次欺凌献帝,尤其是还前后弑杀董贵妃、伏皇后,这不是乱臣贼子所为吗。我觉得还真不怨不得曹操,史料记载里曹操还真没有怎么逼过献帝,除了对如衣带诏等几次企图谋害的他行为所作出的反击外,曹操不但未侵犯献帝,还作隐忍状。哪一个位极人臣的臣子不会遭到君主的猜忌,献帝能不担心,幸好大权在握的曹操只不过是自保罢了,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献帝,让他宽心是何用心良苦。
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魏书载太祖答绍曰:“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绍又尝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节选自《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这一幕,曹操与袁绍一比高下立判,曹操这一大汉正朔的捍卫者跃然纸上,而曹操先是叛离董卓并兴义兵讨伐,后又迎献帝,平诸侯。这不是一个拯救大汉于危难的英雄的形象吗?但这个大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曹魏取代汉祚也是历史的必然。儿子曹丕篡了汉,老子曹操却背了锅。
宋元时期全面黑化的奸臣
三国之后的东西晋直到五代,人们对曹操褒贬时好时坏,但还没有给曹操定性为为人所唾骂的大奸之臣。但到了两宋时期,尤其到了南宋,程朱理学对曹操的形象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个时代儒家思想又到达了一个高峰,所谓的士大夫阶层牢固的君君臣臣的观念,更容不得曹操成为救大汉于水火,平定天下安抚百姓的功臣。所以就开始了竭尽全力去抹黑了曹操,文章中都对其带有了负面的评论,同时也引领了大众对曹操的评判。张作耀认为“赵宋南渡,形同孙、刘偏居一隅 。形势所迫,南宋人极度仇视曹操 。”李凭也认为“北宋政权从中期以后就一直受到来自北方的威慑,最终被强大的金国势力压迫到江南,成为偏踞一隅的南宋政权。这种形势类似于三国时期的曹魏与东吴西蜀的对峙 。”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节选自鲁迅先生文章)
曹魏在历史上是极短的,这也是南宋士大夫没有正确看待这个朝代的存在,而更多讲究君臣父子的儒学思想的条框。鲁迅先生也是表明了他的态度,后面的朝代确实说了曹操的坏话,其实主要就是指的南宋时期。
再后来元代开创了戏剧繁荣时代,当年的戏剧犹如现在的电视剧,曹操终不能幸免,沦落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的奸臣,戏剧化脸谱使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好像永无翻身之日了。
再到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妇孺皆知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饱含了尊刘抑曹的情感的作品,落实了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曹操。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作者经过艺术加工,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几乎被小说中的形象所取代。
其实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见仁见智的,我认为后世对曹操的唾骂其实大部分只是被文学戏剧作品里曹操大奸的形象所误导,真实的历史中的曹操并没有那么大奸大恶。欢迎同学们批评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有个词叫事实婚姻,意思是,除了打结婚证,其他该做的都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没有称帝,但是还是被扣上了头号汉贼的帽子。在我看来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
二是因为他确实做了僭越之事,他身为汉朝臣子,却架空了汉朝末代皇帝,残害了汉朝皇后,他的最终目的也是一统天下,因此被人骂了千年并不冤枉。
因为《三国演义》的流传,曹操被渲染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汉贼
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曹操被描述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奸雄,而刘备则是一个受人敬仰的汉室后裔。
这也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毕竟刘备是汉室正统有资格继承皇位,而曹操身为汉臣,却挟天子以令诸侯,违背了古代王朝宣扬的忠君爱国思想。
在儒家文化中,忠君是第一要务,后世的读书人怎么可能去吹捧一个所谓的汉贼,他们批判曹操,也符合封建王朝需要的道德理念。
曹操确实做了僭越之事,有称帝的想法,但是却把机会留给了他的儿子曹丕
在东汉末年,天下诸侯并立,曹操抢占先机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在他手中成了一个傀儡,所谓的汉室江山已经在形式上灭亡,曹操早已经成了实际的统治者。
之后曹操称魏王,而且还几番试探手下的文武大臣是否反对他称帝,结果让他并不满意,自己倚仗的一些谋士心中还是维护汉室。
就比如荀彧和荀攸,这两人早年间为曹操引荐了不少人才,对曹操贡献极大。但是在曹操露出称帝的意思之后,这些人就开始和曹操愈行愈远。
上一篇:急求母亲九十大寿祝寿对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