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听过哪些鬼故事?
婆婆,的人,小珠你听过哪些鬼故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因为这种关系,逢年过节的时候,姚婆婆与我家互有往来。每次来家里做客时,长辈们都对她很恭敬。而她也很客气,总给孩子们带些零食。
姚婆婆是个干瘦的老太太,个子不高,衣着朴素,烟不离手,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不急不慌。她精神矍铄,满脸皱纹,头上却没有一根白发。
那时姚婆婆并没给我留下多么深的印象,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然而,村里人口中的她,可没有那么简单!
小的时候,我就曾听村里爷爷辈的老人们说过这么一件事,据说那是他们曾亲眼目睹的。
几十年前的夏夜,阴雨连绵近一个月。
一对外出探亲的老两口因为多吃了两口酒,返回村子时已经深夜。
老两口踏着泥泞的土路,正走在田间地头。猛然间,二人发现,在不远处的麦田里,隐约站着一个瘦小的身影,正独自念叨着些什么。
虽然这里不是乱坟岗,但在深夜见到这般情景,还是把老两口吓得不轻。
不多一会,起了一阵凉风,天地突然明亮起来。老两口抬头一看,天上乌云快速飘动,露出一轮明亮的圆月,洒下一片银光。
再次低头去看时,老两口顿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喘。
那个瘦弱的身影脚下,站着两个黄大仙。那是真正的“站”着——两条后腿着地,两只前爪合十,正在拜月。
农村人把黄鼠狼称作黄大仙,是自古就有的传统。人们认为这种动物最有灵性,容易修炼成精。而亲眼见过黄大仙拜月的农村老人不在少数。但像这种情形,赶夜路的老两口还是第一次见。
后来,老两口在跟邻里乡亲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猜测推理:由于连日阴雨,不见月光,黄大仙们不能修炼,便找仙姑求助。仙姑见黄大仙修行不易,便作了法术,拨开乌云见明月,帮黄大仙修行。而这位仙姑,便是当时还年轻的姚婆婆。
这次事件之后,姚婆婆“一战封神”。
那个时候的人们,无需分辨这些传说的真与假,在人们内心中,反而更渴望真的有这么一个法力高深的神婆在身边。在那个物质匮乏,思想落后的时代,人们总需要一个精神寄托。
我们村没有寺,没有庙,不靠山,不临海,家里没有神佛可以供养,大多数人也都不知道妈祖是谁,于是姚婆婆便成了十里八乡的保护神。仿佛有姚婆婆在,人们对未知便少了些恐惧。
早年间,农村生活水平落后。任何一点点小事,都有可能压垮一个家庭。比如旱涝、冰雹、家人疾病、牲畜暴毙等等。因此,只要人们觉得家里诸事不顺,便会请姚婆婆来“说道说道”。即便没有什么大事,大家也愿意找姚婆婆聊两句,看看有什么法子能让日子过得好一些。
那时的姚婆婆风光无限,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比乡长更高的礼遇。而姚婆婆和老伴徐爷爷的生活也很富足,尽管他们无儿无女,但没人敢说三道四。大家甚至认为,能抛开生儿育女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才真的是高人。
2
姚婆婆的名声鹊起,更多是因为她从未失手。
不管哪户人家,遇到分家选宅、动土迁坟等大事的时候,姚婆婆是必定要被请到场的。
姚婆婆看风水、看阴阳的方式特别简单,只需扫一眼,便知吉凶。因此,村里人总是有些不踏实,恳请姚婆婆多言几句。每当此时,姚婆婆便告诉他们,这里种棵树,那里摆一口水缸,便更好了。
经过姚婆婆指点过的家宅,虽不会陡然而富,但也不会发生什么大灾大难。
所以,对于风水家宅这类事情,人们对姚婆婆一直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要请姚婆婆“说道”几句,不然心里不安生。
奶奶告诉我,其实姚婆婆看宅子,看凶不看吉。只要宅子不凶,就不会过多干涉。让大家种树、摆水缸之类的由头,只是一个心理作用。
我问奶奶,为什么姚婆婆看凶不看吉?看吉不是更好吗?奶奶告诉我,那样就是泄露天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姚奶奶是个明白人。
除了看宅子,姚婆婆最为拿手的便是“叫魂”。
老人们说,一些刚出生的孩童,由于阳气弱,特别容易被吓着。所谓被吓着,就是被一些不干净的东西缠上。加之农村的坟地与家宅离得都很近,去到哪里都有可能见到坟岗子。所以这种情况在农村特别多见。
小孩被吓着后,往往哭闹不停,发烧发热,无法入睡,这种情况去医院是没有用的,需要专门请人来叫魂才行。
这种事,但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几乎都听说过,甚至亲眼见识过。我曾经和其他省市的朋友们一起聊过这类事情,他们无一例外都听过,且深信不疑。
在不同地方人们的口中,“叫魂”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人在门上贴个符文,让家长哀求一宿,孩子便好了。有的是在孩子枕头边放一碗糯米,用黄纸盖一夜,第二天,糯米变黑,孩子也好了。
诸如此类“叫魂”的方法,不胜枚举。
而姚婆婆与她们都不同。谁家的孩子被吓着,把姚婆婆请来后,不用准备任何东西,也不用做法念咒。姚婆婆只需坐在床边,跟孩子说几句话,不消几个小时,孩子便能安然入睡。所以我一直认为姚婆婆是个“天赋型选手”。
这种事情,在我们村发生过多次,只要姚婆婆到场,都会轻而易举的解决。因此人们也对姚婆婆奉若神明一般。
起初听到这些有关她的传闻,我一直都没放在心上。毕竟那时的农村,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田间地头家长里短的闲谈,若是谁有些怪力乱神的话料,那便很快被添油加醋的传遍整个乡野。
直到我长大懂事后,亲眼见到一些事情,才对姚婆婆改变了看法。
3
那一年爷爷过世。
处理完丧事之后,爸爸把奶奶接到了我们县城的家里,让奶奶跟我们一起生活,免得孤单。
奶奶搬来以后,我未曾感觉到有任何异样,但奶奶和爸爸每夜都能听到家里有动静。有时候在卫生间,有时候在厨房。
几天以后,奶奶和爸爸害怕起来。于是奶奶吩咐爸爸把姚婆婆请到家里来说道说道。
爸爸买了最好的烟和茶,亲自从二十里铺把姚婆婆请到家里。而奶奶和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桌饭菜。叔叔一家也专门从村里赶来,这算是我们家最高的接待礼节。
姚婆婆和徐爷爷来到家,就像普通亲戚串门一样,进来以后就开始家长里短的闲聊。姚婆婆抓着奶奶的手,劝着她的老姐妹,让奶奶不要太伤心。
说了半天,爸爸恭敬的递上一只烟,妈妈亲自给姚婆婆点烟。不知为何,打火机的火苗突然晃动一下,整只烟被燎上一大片黑色。
妈妈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姚婆婆脸色一变,突然笑了,自言自语道:“怎么,还不高兴了?”
这句话说完,屋里鸦雀无声,没人敢说话。
姚婆婆也不在意,吧嗒吧嗒抽了两口,转头对爸爸说:“这烟很贵吧?”
爸爸笑道:“不贵不贵。”一边说着,一边给姚婆婆泡茶。
那是刚买来的西湖龙井。泡到玻璃杯里,有几根横着漂在水面,沉不下去。这本是正常的现象,但姚婆婆却又变了脸色。
她目不转睛的看着茶杯,嘴里叨叨念念:“你怎么回事?怎么还在这里……”
说着,我看见飘在水面的茶叶竖了起来,悬停在杯子中间,不上漂,也不下沉。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人小时候害怕或者哭的时候会喊妈妈,长大就不再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