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按地理条件,把农村全部建成机械化农场,让农民去上班,这条路能走通吗?
农民,农业,农村按地理条件,把农村全部建成机械化农场,让农民去上班,这条路能走通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按地理条件,把农村全部建成机械化农场,让农民去上班,这条路能走通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原发展机械化,
效率提高利农家。
何处上班不敢想,
美好前程大中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全部机械化,
根本是句玩笑话。
因地适宜谋发展,
科技兴农定乾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最新农业农村部消息,2019年将主推72项农业技术,其中十几项与机械化有关,仅农业种植领域就包括了玉米、大豆、油菜、花生、棉花、茶叶、蔬菜、药材、冬绿肥、残膜回收等多项,可见机械化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将大量来袭。你说,机械化时代还会遥远吗?
从发展的趋势看,我们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增加产量、提高效率、增加收益,不实行机械化是不行的。这是在倒逼着我们前进,必须努力向前,才不会越来越处于被动的地位。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逐渐转向现代化农场的模式,农民到自己流转出去的土地上打工,完全是有可能的,这条路是行得通的。但是,也存在农民无工可打的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未来农业会要求更高。
现在的农村耕地,大多是传统方法,最多就部分地区实行了半机械化,而非全机械化。农民朋友们很多距离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还远,需要加强学习才行。只有有知识、懂技能、善经营的农民,在未来农业中才能处于主导地位,有其立足之地。如果啥也不学,啥也不懂,未来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沾不上边,只能打打零工过日子。所以说,在全面机械化来临前,农民朋友们需要抓紧学习,这是未来立足之本。
现在只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主推机械化,待政策成熟、技术成熟之后,全国性推广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南西北,势必全面走向机械化。也许有人会说,西部地区不会受到机械化的冲击,因为山区多,不便机械化作业。其实不是那样的,因为机械化装备,有大型的,有中型的,也有小型微型的啊。比如耕地机,有大型耕地机,有中型耕地机,也有小型耕地机、微耕机。我们要未雨绸缪,早点加入学习提高自己的队伍,到时候才不会心慌意乱,才能有在未来农业中展示自己的机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理想是很好的,但是这种方法在现实实施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平原地区的机械化耕种可能很普遍,但是山地就不好实施了。像我老家就是在四川农村,全是大山,山陡路窄,田地高低不平又分散,根本没法统一机械化,而且山区农村每一家的土地,不像平原土地那么多,根本没法比较。个人觉得发展养殖还是可行的。
虽说农村养殖可以,但很多人也不愿意搞,比如我们那个村,年轻人都在城市打工,留在老家的都是老人,中年人都很少。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干部找大家谈集体养鱼的事,政府还出资扶持,那些老人大部分都不愿意,舍不得那田,最后这事儿不了了之。后几年,村里的干部也不好再提搞养殖什么的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
其实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是很辛苦的,要是老家能发展好也不错,谁又想长年跑外地奔波,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回归正题,全国范围实施机械化,农村人全部进城打工,目前看来是不可行的,除非将来对山地大改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部机械化,让农民上班?机械化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实际操作却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政策和农戶三方因素制约,从计划的努力实践中得出了三中全会,在以深化改革在续三十年的国策方针中?得出的结论是因地至宜,在适合的人文和生活耕劳中去找方向寻求增长,无论政策摸索和生产到户实践都存在许多难己化解的问题,粮价?极端的平稳是伤农稳政态式,不利农业发展既便机械普及也无法不荒。因为指导为农的方向是在位而不其谋,划可而行不君,粮价稳,农资贵?收入成不稳,要想当农业工人的梦?和机械成型大面积推广,当下还不够成熟。因为配套是在口头梦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想弱弱地问一句,这农场是集体性质还是私有?问题是打工人老了咋办?
上一篇:想配一个台式主机,预算2000以内,给父亲用,上网看视频办公不卡的,该如何配?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