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子欲养而亲不待!”妈妈去世后,你过得怎么样?
母亲,妈妈,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妈妈去世后,你过得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母亲节將至,却收到了\"给母亲写情书’的邀请,我不禁眼含泪珠,感慨万千!
人逢佳节倍思亲,要是平常,不请也情不自禁,不请也义不容辞!可现在,母亲在坟的里头,我在坟的外头,奈何?!
诗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古人思乡想家惦记亲人还可寄托飞雁传书,可我写就干言万语又能托谁寄付?!
遗憾啊,我只有默然!只有默默的无尽的回忆……
在回忆中,母亲的身影又浮现在脑际,同时,很自然又联想到唐孟郊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为什么对此诗情有钟?因为我此诗很容易勾起母亲对我小时候的关爱。甚至有时我还有意把它改成:慈母手中线,幼子身上衣,件件密密缝。意为遮风寒!的确,我小时候的哪一件衣服,哪一双鞋不是我母亲亲手缝制呢?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那时的山村还很古老。如今,慈母手中线来得容易,其实那时却很难。我记得小时候,母亲在菜地地上种上一种叫茨的植物(类似黄麻),到秋末长了一米左右,便把它收下来,放到水中浸泡,然后从其茎中剥取二囊皮纤维,再晒干才可纺成线。可见,一根线花费了母亲多少心血。纺线的时候,纺车发出嗡嗡声,觉得很好玩,常在母亲身边添乱帮倒忙,想起母亲那时想骂又不忍心骂的怜子情景,如今还有点忍俊不禁!
母亲不但会做衣服,会做布鞋,还是刺绣的高手,她的几件为晚辈刺绣的头饰,现已成为她的遗物。每每看见它,都会勾起思念的联想。因为那一针一线倾注了多少对晚辈的爱,同时又寄托了她对晚辈的多少希望!
毫无疑问,珍藏母亲的遗物,不仅仅因为它是工艺品,而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思念和景仰!
诚然,母亲更伟大的地方,是她给了我生命。十月怀胎的艰辛更显母亲的非凡。从呀呀学语始,母亲就给我启蒙,关心我成长,使我拥有一个难得的快乐童年。使我度过了多少美好的童年时光!
记得那时的山村还很落后,电灯电话与山村根本无缘,偶见有人使用手电筒,也感到无比新奇。那时的山村似乎老是有干不完的活,我记得母亲常常在夜间点起松明火(一种沾满松脂的竹枝,自做自用的照明工具),在干这干那。我坐在旁边,母亲便打开她的话匣子,教我唱儿歌,给我讲故事,叫我猜谜语。母亲的谜语很独特,很新奇,如:长颈鹅,吃谷多,没屁股,半腰屙!是什么那样奇怪的东西没屁股呢?这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好奇心。其实是当时古老山村一种叫做砻的碾米工具,当时每家每户都有,现在的农村己不见踪影了,要看它,只能到博物馆找了。又如:两姊妹,共床睡,隔着壁,共被盖。这谜语也使我大惑不解。既然隔着壁,怎能共被盖呢?这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吗?母亲见我左猜不着,又猜不对,提示说:你不是很爱吃么,吃起来还喷喷香啊!我在母亲一步一步的引导下,终于猜出来是花生。未想到我当时的天真憨态,却引得母亲哈哈大笑。
后来,上了小学,每周有一节演说课。每个同学都必须上台演讲。内容可以是故事,谜语或者是笑话。那我在母亲那里学来的那些东西可派上了用场,我的演讲常吸引了许多同学的目光。他们都羡慕我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我母亲中等身材,待人和蔼。不仅善理家,而且劳动还是多面手。我父亲是个乡镇医生,常年在外,家中农活我母亲全部一肩扛。村中的男人驶牛既大声吆喝又鞭打,我母亲驶牛,和风细雨,轻声使唤,照样把田耙得又烂又平,那真应了那句话:巾帼不让须眉!
母亲去世己不觉多年,这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使人无限痛惜!细思母亲的一生,恰如润物细无声的絲絲春雨,她的一切奉献都在不言中!然而,她的去世,又像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留给了我滿满的回忆,从中可以吸取无限的营养,在鼓励或者鞭策我前行!
目下,母亲节即将来临,虽与母亲阴阳相隔,但人非草木,孰无感情?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要寄书问候母亲,在九泉之下,可否安好?但凭谁寄?我已想到了最巧妙的方法。这方法,当然不是凭鸿雁,不是凭书信,更不是凭电话,凭微信!
都说知子莫如母,母亲在世时,我的一颦一笑,所想所思,母亲都一清二楚,可见,我和母亲是心灵相通的!我想,我把给母亲的情书写在心灵上,通过心灵感应,母亲一定会收得到的。要知道:这心灵感应,是现代的任何通讯工具无法比拟的,它具有神奇的力量!
于是,我在心灵里写道:
祝在天堂里的母亲,节日快乐!
这就是我写给我母亲的情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的母亲节
(作者注:这是2015年在妈妈病塌前写的文章,第二天妈妈就走了……这篇文章并没有在任何媒体发表。在2019年母亲节快到来的时候,借今日头条平台,首次发表此文,以纪念母亲。怀念母亲,遥望长空,思绪万千,母亲离开已经快八年了,在2022年尾,再次发表此文,追忆那万般不舍的岁月。)
记得2014年的母亲节,发了个小短文,感慨很多。还有两个多月就又过母亲节了,真想这一天早点到来,因为不知道今年母亲节她还在不在,她在抢救室第八天了。今天医生来会珍,告诉我们母亲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了。
很残酷,也很自然。想着生我养我的妈妈就要离开我们,其伤心难以忍受,这真是太残酷了;从2007年把母亲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从2009年母亲卧床到现在已经六年了,上苍对我够眷顾的了,让我能与母亲同在这么久,这不是谁都能有此福气,这也是我说的“很自然”。
与母亲共同生活在这个世上56年,做为家中“大孩”,有很多幸福和辛苦。能记得最早的时候是三、四岁的年月,家在一个叫万家岭的地方,住着铁路住宅,那时的我也就是炕沿高,要上炕,就要踩着放在炕沿下角的一块挺大的鹅卵型白石上,抓着宽宽的炕沿,把右腿搬到炕沿面上,翘脚向上,四肢一起用力翻上炕去。在那个房子里,妈妈常有病躺在炕上,头上扎着一条毛巾。我很害怕,总是央求妈妈:“妈,你别戴帽(实际是头上扎的毛巾),你戴帽我害怕!”妈妈笑一笑,摸摸我的小脑瓜让我不害怕。
快要吃饭时,妈就让我把一个小铝锅放在电炉子上把水烧开,再让我去袋子里挖一小碗细苞米楂子倒在锅中,水开后捞去浮皮,放上一小块碱,用勺翻腾着粥……这一切都是在躺在炕上的妈妈教导下完成的。八岁那年随大哥哥们去很远的大山里捡干柴,家中烧的太困难了,一个八岁的小孩去二、三十里地的山里拾柴,真是不得已。早上天刚亮出发,大约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捡完四小捆干柴,在大哥们的帮助下搭个小马架,在下午三、四点时往回返。冬天天黑得早,在离家四五里地的地方天完全黑下来,一个约有几百米长的陡岭横在前边,荒坡四野一个人都没有,大哥们此时都快到家了,在漆黑一片山坡上,我很累、很饿、很害怕,精神要崩溃了,我想嚎哭,却又怕引来鬼和狼……在离坡顶几十米的地方我爬不动了,也绝望了。突然,一个最亲最熟的声音在黑夜中叫着我的乳名,那是母亲在坡顶唤儿。我不知哪来的力气大声叫妈,妈从坡顶冲下来,抓起我稚嫩肩上的四小捆干柴,拽着我回家,那时的我真是太高兴了。
上一篇:如何评价俄罗斯飞机着火前排乘客逃生还不忘拿行李耽误了后排乘客逃生的行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