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社会的节奏,让儿女不暇照顾年迈的父母,甚至老人归天时,子女也可能不在身边,怎么看?
父母,大伯,儿子社会的节奏,让儿女不暇照顾年迈的父母,甚至老人归天时,子女也可能不在身边,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社会的节奏,让儿女不暇照顾年迈的父母,甚至老人归天时,子女也可能不在身边,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常言说的好:“生儿育女防备老”一生辛辛苦任劳任怨把子女养大就是为了能够等到“咽口气”的那一天,看到子女都能够守到身边,死了才没有遗憾地闭紧双眼。
我们那里有一个习俗在父母归天的那一天,子女都应该守着病危的父母,不管再忙再远也得回来守着父母等着断气那一会儿好“得纪”就是父母在阳间儿女双全,死时儿女都守在跟前,到阴朝地府儿女也一样双全,谁不守着父母就没有你这个子女反之就是孤寡老人,在阴间无儿无女。为了尽孝为了父母在阴间不受孤寂之苦,不是特殊急症的情况下都会守在二老身边。
我老邻居就是其中的一个现实例子,本来我老邻居他不该早死,还能活上几年,只因年纪大了,一不小心烫伤了腿部:发炎,感染,发烧(热)住进医院。给大儿打电活:大儿子说忙,给二儿子打电活:二儿子手机占线。给三儿子发信息:三儿子关机。给小儿子打长途:小儿子正赶上春运高逢期买不上票。结果老邻居等不及了,生命永远断电。最终还是老邻居侄子拨通他们的手机:“您老爹生命欠费”一一永远停机!
儿子们都风风火火的回来了,看到父亲冰凉的尸体。嚎啕大哭一阵,觉得对不起老父亲,活着没有好好尽孝,死了再也不能亏待自己的老父亲。给老爹买上等的棺材,穿上皇帝一样的寿衣,杀猪宰鸡请了两个包桌师傅,又接来两班歌舞团,对着吹,和“哭灵”的一起哭哭啼啼地哭了几天,也不知道是真尽孝道还是给活着的人看的。
折腾了两三天花了几万块,死了花的钱再多还不如父母活着饥渴的时候端上一碗水,更应该在老人活着的时候拿着这些钱及时地给老人看看病,老人还管多活几年,这才叫做儿女应尽的孝道一一即使老人归天后没必要发费太多的钱,只要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德不亏待父母,做为子女的才感到问心无愧不在遗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扶养大孩子就尽了责任,不要期望后人的还报,如果真不能动了,活着也受罪,谁在身边也难代替难受。别耽误孩子前途,苦自己累人也不好受,有钱雇佣保姆,尽量不拖累孩子,能拿钱办到的事最好。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村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多不多不了解。至少自己周边是比较普遍的。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说到底还是经济压力决定。
在四五十岁这个年纪是比较尴尬的,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更小的都需要你去照顾,而作为农民,自己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老人生病需要花钱。孩子结婚需要花钱,自己日常生活开销需要花钱,孩子出去打工了,孙子们上学啥的也需要花钱(孩子打工不争气的话)
拿大伯来说吧。今年已经60岁出头了,依然在南方打工。过年在一起聊天时大伯也说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在干几年手里边有了一定的积蓄,按照活到73岁。没病没灾的话基本上也不给孩子们添麻烦了。(大伯不愿意跟孩子们张口),大伯家有两个儿子也刚结婚没几年,按照一个儿子最少10万来说,两个儿子差不多把家里也掏空了(还欠了不少外债),为了生活大伯选择外出打工,大娘现在也不打工了轮流照看孙子们。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大伯的父亲(我爷爷)照顾的问题。
还好爷爷85岁高龄,身体硬朗,生活能够自理。虽说爷爷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孙子,但是都在外地,孙子们也已经成家立业但是要么一年四季在外地打工,要么再城里面买了房子。也就逢年过节啥的回来看看。平日里爷爷都是独自一人。
类似这种情况,在农村是存在的。大家都是为了生活不得不漂泊在异乡,真希望有那么一天,农民朋友不用再跑那么远,既解决了生活压力,又能够方便照顾家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在社会身不由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赚钱很重要,事业也更加重要,但是生活,那些人情冷暖。儿女情长,家长里短。这些东西,也是很重要的。你赚再多的钱,做最好的事业,大部分人最初的时候,只是想着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只是步子走着走着,就越来越停不下来了。忘记了最开始时候的承诺。生活还是要的。成了一个工作机器,那是人生还有什么味道呢?
事业家庭要兼顾啊。
上一篇:情侣花50万去旅游,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