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游记》中,为什么非要等抓住孙猴后一起吃唐僧?为什么不先把唐僧蒸吃了,确保长生?
唐僧,妖怪,悟空《西游记》中,为什么非要等抓住孙猴后一起吃唐僧?为什么不先把唐僧蒸吃了,确保长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怕孙悟空报复 虽然吃了唐僧可以长生不老但是没说吃了唐僧就金刚不坏了
2.作品的需要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妖怪喜欢吃熟食了 按照它们的生理习惯都是直接就生吞了 不过那样的话唐僧都完了谁去取经?所以还是作者安排它们不吃妖精要吃唐僧的时候,唐僧是支持孙悟空除妖的,平时他是反对的。因为唐僧这个时候还是认定妖精是灭不完的的真理,但孙悟空抱定见一个灭一个的坚定信念,师徒二人矛盾很深。一是妖怪太讲卫生。每个魔头捉到唐僧之后,都吩咐小妖们把他洗一洗泡一泡(有的还要让他饿一饿,把体内的废物排尽)。这一洗一泡便为孙悟空提供了宝贵时间,最终把师傅解救出来。如果唐僧一到手,就把他煮了蒸了,或者索性生吞活剥了,孙悟空纵有天大本事也无济于事。那些想委身唐僧的女妖更是不可救药,过分注重形式,硬要搞什么成亲仪式,装什么淑女状,幻想什么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当场生米煮成熟饭,破了金身,看他唐僧还有什么招。要是他想不开,就把他吃了,岂不一举两得?!
3.是妖怪太贪心。妖怪们知道“吃一口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可他们总想吃整个唐僧。这还不够,还要搞“满汉全席”,妄想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捉齐凑满一桌。猪八戒、沙和尚易捉,孙悟空就没那么好逮了。狮驼山的狮王、象王和鹰王身手不凡,倒是把唐僧师徒四人一块儿送上了蒸笼,眼看就要飘出肉香了,孙悟空危难之际显身手,跑到龙王那里求救,接着又跑到天上搬来救兵,把师傅师弟救走了。要是这三个妖怪抓到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就开吃,不管孙悟空在洞外叫骂,吃了也就吃了。倒是那个豹子精懂一些策略,逮到唐僧后分别用一块树蔸和石头变作唐僧的人头,说唐僧已经被他吃了,孙悟空差点上当。由于前怕狼后怕虎,所有的妖怪都白流了一地口水。 三是妖怪太讲义气。有些妖怪抓到唐僧后,还要请亲戚朋友一起享用。东海龙王的外甥,非要请舅舅来吃唐僧肉,不想被孙悟空偷听,跑到龙王那里去告了一状,被舅舅派来的太子表哥捉拿归案,偷鸡不成蚀把米---到口的唐僧肉丢了不说,连美若天仙的河神女儿也娶不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情节需要。若马上吃掉唐僧,故事就进行不下去了,取经队伍马上就要散伙,下面的故事也无法继续了。
第二,有句俗话说“好吃难克化”,意思是说吃东西不能只顾味道好,还要看自己能否消化。妖精抓到唐僧要吃掉很容易,但后续的麻烦极大。孙悟空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按猴子的性格,不把妖精满门杀光绝不会罢手,更可怕的是,孙猴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有观音等众多支持者。
所以,稍有头脑的妖精在抓住唐僧而让孙猴子逃走后,都不敢先开吃,而是要设法抓住悟空一道凑吃,尽量避免不好的后果。
第三,在《西游记》中,也有唐僧与三个徒弟一同被抓住的,妖怪此时也不直接吃掉,而是商量蒸着吃还是炒着吃,甚至要故意将他们饿几天,以便将肚子里的腌臜东西弄掉才吃。这样写可以增加很多阅读趣味,展现妖精们不同的性格爱好。
《西游记》富含喜剧色彩,很多妖怪性格单纯、憨直好笑,他们虽然在荒山野岭干着吃人的勾当,却有许多俗世人的思想观念。抓了唐僧,或起了孝心想接自己的母亲前来一同吃肉,或想着炫耀一番,召集大批亲友来大开宴席。这样,故事才丰满多趣,若抓到唐僧开口就撕肉开吃,那妖精就不是有灵智的妖精,而成了没灵智的野兽,其故事也就变得毫无趣味了。
一句话,《西游》中的妖精都具备人的很多特征,即便吃唐僧肉,也要有仪式感,要吃出情趣,直接开吃,就与未开灵智的狮虎一样,不成其为妖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唐僧肉为的是什么?长生不老。但是长生不老不等于不死之身,不等于无敌。与孙悟空为敌,就算有个长生不老的肉身,也难逃一死。
吃唐僧肉不能增加防御力,还是挨不起一金箍棒。妖怪们也都不傻,不马上吃唐僧肉,都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唐僧还没死的话,他就是个人质,以其作为要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一防孙悟空的,毕竟那根一万三千五百斤的棍子不好惹,这就是妖怪们的后顾之忧。
拿住唐僧,马上吃掉,就相当于彻底没有退路了。但是,这些妖怪不论再怎么神通广大,又有谁能防得住孙悟空搞暗杀?
唐僧肉可以防止自然老化,但防不住孙悟空复仇呀。防不住孙悟空,必是一死,吃不吃唐僧肉根本没有意义。许多妖怪仍是害怕孙悟空的,被这猴子盯上,小命就保不住了,所以他们必要吃得心里踏实才行。
至于有些妖怪,则纯粹是因为摆谱而丧失了吃唐僧肉的机会,那就更不值得可怜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小时候也有这样的疑问,当时就觉得可能是妖精傻呗!但细细评读原著《西游记》之后,发现这是合情合理的,没有毛病。
《西游记》事实上,可以说一部个人修行的小说。师徒四人的性格和命运,其实都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真正读懂了《西游记》,可以说是看透了半个人生。
对于《西游记》里的妖精抓了唐僧为啥磨磨蹭蹭,非要干掉猴子才吃唐僧肉呢?我有以下几点原因,可以说明其合理性。
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上一篇:有什么好看的真人秀节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