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物的出现是巧合还是必然?
地壳,生命,地幔生物的出现是巧合还是必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生命会消失,但不能“白活一场”——需要将重要的信息传递下去,也因此有了特殊的传递方式——繁衍。无论什么生命种类(不谈个体),都有繁衍方式——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都有遗传信息载体——DNA、RNA或蛋白质。
这样,虽然生命会消失,但是遗传物质传递下去了,个体有限,遗传信息相对永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命的出现是一种巧合的必然。生命源于逝去的恒星抛洒出的星尘。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在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原子可以形成各种元素,丰富的元素才是构成生命的基础。
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子到底是从哪来的?答案是恒星,在我们看来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主要是给生命提供光和热,但其实恒星在宇宙中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每一颗恒星的内部都有一个宇宙的原子加工厂。恒星越大,它能制造加工的原子核就越大,当加工出一个新的原子核后,再点缀一些电子就能得到一个新的原子。
恒星是如何加工原子的呢?
因为恒星内部都在进行着核聚变,像太阳这种小恒星,只能把最小的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也就是当核心温度达到1000万℃时,氢聚变氦的热核反应将被点燃,一颗耀眼的恒星也就诞生了。
再大一点的恒星氢聚变完成,核心温度由于收缩达到1亿 ℃时,中心的氦将被点燃,发生氦聚变,氦原子变成碳原子和氧原子。只要恒星质量足够大,还可以碳聚变,生成氧、氖、纳、镁、硅等元素。
随着核聚变的反应,各种原子都被加工了出来,直到恒星中心区大部分变成铁时,核聚变反应才会停止。
这些构成生命的原子是怎么出现在生命体中的呢?
大型恒星走到生命尽头时会发生一场大爆炸,被称之为超新星爆发。在这次爆炸中,恒星碎片化为星尘被抛洒到宇宙之中。
大恒星这种绚丽的死亡方式,大概会产生太阳100亿年里放出能量总和100倍的高能量,一瞬间就聚变出宇宙中所有的元素。
几十亿年后这些带着各种元素的碎片会由于引力而又慢慢聚集起来,有些形成新的恒星,有些成为行星。在这些行星上只有条件齐备就能慢慢孕育出生命。
我们的地球就是这样的一颗行星。
结论
宇宙从诞生开始,就有了必然的发展方向,构成了能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但能形成一个具备所有生命条件的行星并最终孕育出生命,则是一种偶然。
所以,地球上的我们都是几十亿年前的星尘碎片孕育出的生命。每一个星系里都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原子加工厂,必然有适合生命的所有元素,只是何时在何地才能出现一个拥有这些元素的行星就不得而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巧合中的必然,也是必然中的巧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物是自造自化的。
偶然即必然。
生命的本质是精神。
精神是真物。
精神外无物。
外物是精神的投影。
有毒生物是负面精神的显化。
生命本体是永恒的。
生死是三维幻象。
高维生命是不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目前人类所知的宇宙中,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巧合,但地球的气候环境,内外部因素。导致地球上出现生命则是一种必然。
一、内部环境
地球刚诞生之时,一片洪荒,地壳运动频繁,那时候的地球只是一片火的海洋。
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气体环绕在地球上空,这些气体承担了保护了地球的责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气层(当然这个大气层跟现如今的大气层差别很大)。
对外它阻挡了大量来自太阳的有毒射线,避免了地球被太阳变成火球,同时也能解决一些小型陨石对于地球的侵扰。
对内它锁住了大量将要外逸的气体,保持了地球表面上的温度,强烈的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形成了水循环。
地球内部氢气和氧气,在太阳的高温下形成反应,也就是水。反之没有大气层,就算形成了降水,也会被太阳蒸发殆尽,变成气体,散逸到太空中。
二、外部环境
一、地球处于金星和火星之间,与太阳有一个适中的距离,这不仅避免了地球成为一个火球,同时太阳所传播的光和热,刚好也适宜地球上的生物生存。
二、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灭绝。关于恐龙灭绝的现如今存在很多假说,个人比较倾向于陨石撞击说。而现如今陨石对于地球上生命的威胁仍然不可忽视。
我们都知道,月球上表面布满了陨石坑。这是因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月球为地球挡住了大量的子弹。不仅是月球,地球的其他兄弟伙伴,也扮演了挡枪的角色。(例如木星)
为什么说已知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巧合呢?
举一个反向事例,地球的兄弟火星(与太阳距离大致相近),而且在行星早期的地壳运动中,火星和地球如出一辙,然而火星的内部循环却失败了。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例如体积太小,行星内部活跃度不够等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