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0岁,不想要小孩。想知道打算或已经要孩子的同龄人的想法是什么呢?
孩子,自己的,父母30岁,不想要小孩。想知道打算或已经要孩子的同龄人的想法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0岁,不想要小孩。想知道打算或已经要孩子的同龄人的想法是什么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自己的孩子现在也快6岁了,看着她一天天的成长确实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感,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其实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够健康快乐,仅此而已。
医学的发展给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
要不要孩子和什么时候要孩子。生理原因已经几乎不再成为年轻的夫妻不要孩子的理由,要孩子成了夫妻主动选择和计划的事情。那么夫妻想要孩子的动机是什么呢?原因可能有很多,如孩子给夫妻带来很多新的体验,使年轻人满足了自己父母的期望。那么具体来说,有如下一些原因,他们共同影响、共同作用。使得夫妻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一,完成社会的期待。
目前,生孩子是人类繁衍自身的最重要手段,从社会的一般期望来讲,作为夫妻,有了孩子才算“功德圆满”,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而且社会传统也鼓励夫妻要孩子。
第二,两个人连接起来的感觉。
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创造,通过孩子夫妻双方感到彼此融合在一起了。他们不仅共同造就了孩子的生命,还要一起抚养孩子,一起教育孩子。总之,孩子是双方结合的结果,也给双方的结合创造了更多机会。
第三,生命有“后”的感觉。
孩子带着自己的基因和影响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使脆弱、短暂的人体体会到生命的延续及永恒的意义,使为人父母者更能勇敢地面对生活。
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孩子对夫妻的意义,曾经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父母的欢欣是秘而不宣的,他们的忧愁与畏惧亦是如此。他们的欢饮他们不能说,他们的忧惧他们也不肯说。子嗣使劳苦变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他们增加人生的忧虑,但是他们减轻关于死亡的记忆,由生殖而传种是动物同有的。
第四,清楚的人生目标,感到自己被需要、有价值。
做了父母之后,夫妻成了爸爸、妈妈,成了孩子的保护人,孩子的需要成了父母的需要,父母必须保护、抚养、指导孩子,因此人生的目标更为实际和明确。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对人的这种需要进行过深刻的描绘:人们渴望生存,但人们更渴望被人需要,这种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为强烈。人是唯一会因为活着没有意义,失去生活目的而去自杀的物种。
因此,父母能够被孩子需要,会给父母带来更多意义和价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孩子长大了,离开了父母去组织了新的家庭,有的父母还会感觉到失落。
第五,孩子可以帮助父母体验新的生活。
自己的孩子从降生到幼年,从幼儿园到中学,从青年到他们又成家,父母目睹着孩子这系列成长过程,心中时时会产生喜悦、惊奇或迷惑,从而产生了被赋予新的生命,又活了一次的感觉、这么近距离、这么长时间地观察另外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只有父母才有的机会和权力。
第六,经济上的原因。
中国有句老话,“养儿防老”,的确在过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条件下,老人在自己失去劳动能力后主要依靠家庭,依靠孩子照顾自己。但是在当今城市中,“养儿防老”的观念基本上消失了,当代的城市父母都知道自己的老年主要是靠自己、政府和社会,孩子经济上对家长进行回馈的希望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了。相反,经济的原因成了很多夫妻不要孩子的理由,因为在城市抚养孩子不仅需要投入精力,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不知道我上面介绍的几个原因能否给你提供帮助,也希望大家踊跃参与评论,多多提出意见,最好再给大家提供一些育儿经验,不过我在有女儿之前可没考虑这么多,顺其自然你懂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两儿子的妈妈,觉得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和将来,人有压力就有动力,没见过几个没孩子的或单身的是发了财的,身体好时觉得孩子是负担,年龄大了觉得孩子越多越好,我们家一邻居是单身,年轻时过得舒服,后来年龄太了经常一个人在屋里哭,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生病了就是邻居们送口饭吃,我家父母养大七个儿女,过年过节家里好热闹,我爸年轻时辛苦老了可享福了。所以人看你追求的是什么,有的只顾眼前潇洒,老了就可怜,老了生病疼或死了没儿女是不行的,做手术也要家属签字,火化也要家属签字,人生一世传承是责任,没做父母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还是有个孩子好。现在年轻,不觉得怎样,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有遗憾。首先体会不到做父母的感觉,那是包含了无私的爱、无限的责任的,既有幸福喜悦又有纠结痛苦,而且那是会更好的体会我们父母的不易,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懂得孝敬父母。但是有一点是让人纠结的,照顾一个孩子是花费巨大的精力的,夫妻二人需要共同付出,孩子从小到大的养育既可以增加家庭的牢固、幸福,同时也有可能因为双方付出的精力、教育的理念等产生较大的分歧反而会影响婚姻的幸福稳固。孩子是家庭的纽带,这话很对,及串联了夫妻,也串联两个家庭。这事情需要夫妻二人谨慎考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都是谷雨后种的花生,往年7天左右出苗了,今年的花生种下十天了还没出苗,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