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个读万卷书的人和一个行万里路的人相比,哪一个更有才华?
的人,行万里路,万卷书一个读万卷书的人和一个行万里路的人相比,哪一个更有才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个读万卷书的人和一个行万里路的人相比,哪一个更有才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才华,行万里路的人肯定比不过读万卷书的人啊,读万卷书的人学到的知识,了解并掌握前辈之中优秀的文明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是行万里路的人无法比拟的。
论实际工作经验,读万卷书的人暂时比不过行万里路的人,但很快会赶上或超过行万里路的人。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1.书本知识是前辈们的优秀文明成果,是成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读万卷书的人掌握了书本知识,获得了间接的成功经验,就能够避免在社会实践中少走弯路,直达成功的光辉顶点。
3.行万里路的人,没有前辈成功经验作借鉴,会走很多弯路,会经历一次或多次失败,全靠自己在实践中、在一次次失败中,去模索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披荆斩棘,奋力前行,要比读书人多付出几倍的汗水,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行万里路人要强些,一个光有知识而不实践人只是废铁一块。行万里路的意思,代表见多识广,踏实肯干,可是会走很多弯路,还是比那些光有知识什么也不干人要强的多。毛主席说: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还有一句我不记得了。所以一个人.首先掌握基础知识,边干边学,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毛主席提出过,关于学习:“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
我尊重读万卷书的学者,也钦佩行万里路的工作者。
两者各有春秋,我们的先祖圣贤们在数千年日月荏苒沧桑烟云中,各朝各代、各门各派的经验教训,历史事实典已成册,教诲学子,又不断积累岁月精华,睿智知识大海,丰富渊厚。读万卷书只是一个概提,可能十万百万卷书,这样的圣贤自然从理论上,可称得上“才高八斗,博览五车,广罗千古”。
而行万里路,则是明明白白探索、耕耘在时代发展历程中。今天的时代,发展速度神驰,从挥毫纸上运算,飞跃到电脑云端计算。一个陌生尚未探足的课题项目,在各大网站搜索中,一蹴而得,几秒钟、几分钟得来知识,与工作多年中实践现状,在交融思索中,可能会寻找出更先进于理论和实际中现状的又一项新成就。与世俱进,更多重于实践经验中提高,才会产生更多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推动历史前进,造福人类。
所以,光读书不行实践之路的人,就有可能重蹈“纸上谈兵”。而光实践,不去从前辈经验理论中去发现,那则形成“埋头拉车”,长进不大。
最有作为的选择,应该是既要读书,善于学习;但更重要是要沉于实践万里行之中,适应时代步伐,适应地球村的交流思维,才能更有作为!
回眸,惊首毛主席的名言,真是圣贤指路,鞭辟进里,豁然开朗,让人神会心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行万里路的更有才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识有知识的重要,经验有经验的重要,所以古人才会让我们,知识和经验相接合!
试想一下,如果赵括和一个士兵谈论军事理论,士兵肯定不行,可是如果让他们去冲锋陷阵的话,士兵肯定要保护赵括的,你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那个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路是在实践中学习,好多人生道理都容入自然中,自然中显现出大道之理。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拓展胸怀,增长智慧。实践中能锻炼人的判断能力,分辨能力,认识能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读书是从书中学习知识,学习些道理,只是人们从理性认识事物,比较抽象,书中有些理论没有容入生活,没有容入社会,没有容入事和物,犹如空中楼阁,与实际是脱离的。故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