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最打动你的故事是哪个?
我的,自己的,时候最打动你的故事是哪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事不多,但亲身经历的,还是很有印象的,记忆犹新。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八月十五,我们那儿八月十五都喜欢吃柚子,吃完了用柚子皮来借灯笼。记得那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去人家果园(我们那儿都是山地多),本以为天黑了,没有人在,刚好那一天晚上,我们直接到果园后,发现果园内还有人,当时就吓得慌,毕竟才八九岁,被人家发现后,拿着锄头来追我们三个小伙伴,我们三个就分开跑,不知道是不是我长得帅的原因,园主一直追我不放,当时慌得直接跳到园林外边,外边全是斜坡和草。不知道跑了多久,才发现刚买不久的北京凉鞋不见了一只。跑是跑了,后面更加害怕,因为鞋子丢了,回去肯定又挨打了。
回到家后,果然就被老爸打了,被拿着另一边凉鞋抽自己的脸,鼻子都出血了,而且是花了二十块买的鞋子,因为我爸当时工资才160,要供我和姐姐上学,钱来着不容易。从那次以后,我再也不敢去偷东西,虽然瞒住了爸爸,但心里就有阴影,从此没有这样的想法。
也庆幸当时的经历,让自己在以后的道路不偷不抢,为人正直。也许每个故事都不一样,但自己经历的才最真,最有启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听过看过或者经历过的故事很多,我就讲一个关于说话技巧的小故事吧。
话说有一个人叫刘大,一天他过生日,于是约了李二、张三、赵四、王五来家里喝酒。
眼看要到中午了,李二张三赵四都到了,就差王五左等右等还没来。刘大自言自语道:“该来的咋还没来。”不巧让李二听到了这话,李二心想,敢情我是不该来的,于是气愤的走了。
刘大一看,有点不高兴,说道:“不该走的又走了。”张三这下不愿意了,难不成我才是该走的那个?遂拂袖而去。
赵四眼瞅着情况不对,便过来劝道:“老哥,说话要注意一点啊!”刘大委屈道:“我说的不是他俩啊。”赵四不由气乐了,“闹了半天说的是我,得嘞,您自个过生日吧。”随后也走了。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刘大的本意并不是像李二他们想的那样,就是因为说话表达的方式不对,结果好好的酒席弄的不欢而散。我想大家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也犯过这种错误,明明自己不是那个意思,可到了别人耳朵里咋就变了味呢?
其实说话也有说话的技巧,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与人交流要动脑子,要顾及对方的感受,不要拿性格直爽讲话直接当作肆意伤害别人的挡箭牌。很多人都认为性子直是褒义词,讲话不过脑子脱口而出,可能连伤害到别人都不知道,或者即使察觉到了也只是一句“抱歉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接”。说了重话还希望对方原谅你,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道理谁都懂,可真到了日常工作生活当中,人们往往就会犯错。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说的就是这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蒋峰的《白色流淌一片》其实打动我的不是里面的故事,而是文案上的一句话。
“我二十二岁那年过得并不好,但我不会一生过得都不好。”
是的,我觉得不光二十二那年,好像这几年过得都不是很好,但我还是心存希望谁又能知道以后的事情呢?
只要向前都会好的,不是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陕北干热的山坡上,一排走着六个南方人。经过一片熟透的苹果园时,有人申手摘了个苹果就吃。另外四个看没有人管,也都学着摘了吃,看见还没有人管,有人就开始往口袋里装。最后有人扎上裤脚。有人扎上袖口。象捡垃圾一样拼命往里装。只有最后一个,低着头象没有感觉一样往前走。在别人都在偷苹果时,他一刻不停地走到最前边,在快要走出果园时被人喊住了。而且还被人从后面拉住了。回头看时,只见一个干瘦的陕北老汉手里拿着两个特大红苹果给他。说,你也吃两个吧,年纪轻轻的怎么跟我一样傻。不吃白不吃。原来是看果园的农民。把他感动的说不出话。这时有个偷苹果的说,要知道有好的,刚才我也不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给你分享一个我觉得最感动的故事!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着可怜的身世,被父母抛弃,但是也会有充满爱,充满温暖的人收养他们,经典感人故事告诉我们,这就是母爱的伟大,妈的孩子是手心和手背,她会给孩子所有的爱。
1、家里多了个英子姐
妈把英子姐领来我家的时候,我5岁,她8岁,她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我还是个顽劣儿童。她穿着花布棉袄,个头比我高很多,我却生生地躲在妈的后面打量着她,我不知道妈为什么一定要领养一个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英子姐。
妈说:“快喊英子姐。”我张吧着嘴,什么都没有喊出来。她喊我“冬儿”,我并不回她。我心里暗想,她来家里,是多了张和我们抢饭吃的嘴,让我们忍饥挨饿的日子与日俱增吧。
上一篇:用什么化开硫酸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