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雍正没有继位,而是老八继位,清王朝会如何发展?
雍正,康熙,阿哥如果雍正没有继位,而是老八继位,清王朝会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瑚柱,正黄旗包衣人。世居佛阿拉地方,天聪时来归。原任膳房总领。其子都楞额,原任内管领。孙都尔柏特、阿布鼐,俱原任内管领,孙他布鼐,原任膳房总领。曾孙勒柏理,原任主事。塔汉、阿林,俱原任内管领。曾孙嘎达浑,原任内务府总管。”
根据以上史料记载,良妃卫氏分明是内管领家的小姐,而不是什么“犯官之后”。
在康熙朝,和良妃出身相当的还有定妃万琉哈氏,她虽然也是“辛者库人”,但是她父亲是正五品郎中拖尔弼;在雍正朝和亲王弘昼的母亲裕妃耿氏同样是镶黄旗辛者库人,乾隆朝更了不得,未来的嘉庆皇帝生母魏佳氏同样是“辛者库人”出身。
事实上“辛者库人”其实就是满洲包衣,确实有一部分八旗官员因为犯罪,妻子子女被贬为辛者库人,但是这不代表辛者库人就都是犯官之后。
而良妃本人是很受康熙帝宠爱的,康熙帝后宫妃嫔都是集体晋升,只有良妃和德妃是康熙帝单独晋升的,而且良妃还是康熙帝生前亲自晋升的五名妃子之一,还是生儿子最晚的一个。最为关键的是良妃去世后,康熙帝亲自主持二祭,这在康熙后宫妃嫔里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爱屋及乌的证据,八阿哥胤禩十七岁就被封为多罗贝勒,比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这些哥哥和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这些弟弟都要年轻,他是康熙帝在世时受封贝勒最年轻的阿哥。
八阿哥胤禩在“推举为皇太子”事件以前是很得宗室喜爱,比如康熙帝兄长裕亲王福全就曾表扬八阿哥谦虚谨慎,聪明能干,品行端正。
因为《清圣祖实录》是雍正帝时期编纂的,所以里面关于康熙帝对胤禩的很多批评不见得是真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康熙帝批评胤禩怕老婆以至于一直没孩子这件事,很可能就是捏造的;因为《实录》里说这件事出现在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四,可事实上胤禩长子弘旺于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初五出生的,生母是胤禩的庶福晋张氏。我不认为康熙帝会在胤禩长子出生十个月后再来骂他怕老婆,一直没孩子。
许多人认为八阿哥胤禩除了会混好人缘其实没什么真本事,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雍正帝曾多次提到八阿哥胤禩的能力和自己相当,只是胤禩心存怨望不肯实心给他这个哥哥卖命。
雍正帝曾经在梳理胤禩罪状时说“胤禩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还说胤禩“聪明能干,谦洁自矢、,才具优裕”。可见胤禩的才能和操守在当时是有口皆碑,即使是雍正帝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和胤禩比,“能与相当”,胤禩比十三弟胤祥能力强“较朕诸弟,颇有办事之才。”
另外,雍正帝给胤禩罗列的一大罪名就是胤禩在管理工部时,说他“凡事减省,是为诡诈”,甚至胤禩出行时嫌亲王仪仗扰民,所以出行时刻意撤掉仪仗都被认为是“狡诈”,这当然是欲加之罪,但是从雍正帝罗列德文罪名看,胤禩对康熙帝晚年凡事铺张浪费,大讲排场也是深恶痛绝,所以在雍正朝他主管工部时期他尽量减少朝廷铺张浪费和不必要支出,以节约朝廷人力和财力。
综上所述,如果胤禩能继位,他应该不会比雍正帝差,毕竟胤禩是康熙诸多儿子里唯一一个被雍正帝钦点“能力相当”的皇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老八承继大统,老十四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老八,老九老十更是如此。
国库的亏空不去追缴,科场的舞弊不去追查,总之一切都不变,照此下去不出五十年大清必亡。更重要的是绝不会有摊丁入亩。国家依然按人头收税,人口绝不会从一亿暴涨到四亿, 那么人口应该是多少呢?1900年,中国的人口是四万万,1949年,中国的人口是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如果没有摊丁入亩,中国的人口到1900年依然是一亿左右,到1949年仍然是一亿左右,照此推理,四万万7千五百万到公元2000年,中国的人口是13亿,增加了三倍,如果没有摊丁入亩,1949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只有一亿左右,也增加三倍的话,中国的实际人口到公元2000年,其实也只有3到4亿最多五亿,跟美国现在的实际人口差不多。整整少了九亿人
摊丁入亩的政策,在当时看来,利国利民,可从长远来看,害国害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本来是不能假设的,但是老八既然一度是康熙皇帝最看好的几个儿子之一,还得到过文武大臣的推举,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当时的清王朝发展情况如何,二是老八是什么样的人。
首先看看康熙晚年的清朝发展情况。
康熙是一位比较出色的皇帝,但绝不是某些清史爱好者吹嘘的“千古一帝”。康熙在位61年时间里,基本上完成了统一疆域的大业,把一些顺治皇帝没有收复的领土以及没有解决的边界问题都给收拾干净了。
但是,也许是过早登上皇位,导致康熙皇帝从中年开始就有些倦怠朝政,加上他本就是一个性格宽和的人,即便看到一些不好的官场现象,也不愿意从严整治。结果到了康熙晚期,吏治败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户部主管竟然带头挪用公款达64万两白银之多,更别提其他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的官僚体系迅速腐化,一些地方士绅勾结官府,利用人头税的漏洞疯狂低价买地,导致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看起来像是康熙盛世,老百姓的生活却越来越凄惨,说简单点就是富了官绅,穷了百姓。
而且,因为康熙皇帝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导致诸皇子为登上储位展开了残酷的斗争,直接造成了文武大臣攀附皇子,形成大大小小政治团体的复杂局面。康熙对于这些情况十分清楚,但是却懒得管,任由国家一步步走入下坡路。
与此同时,随着清朝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很多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一些商人也试图来华贸易,以康熙皇帝为首的统治阶层虽然没有完全排斥,但也谈不上积极支持,甚至制定了一些限制中外人员交流的政策。到了乾隆年间,清朝更是开始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与世界脱节,成为列强欺凌的对象。
上一篇:撞上绿化带,除绿化破损的赔偿外,道路交通事故物损评估中心出的评估鉴定费/物损鉴定费保险公司给报销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