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文化,中国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文化积累沉甸了几千年,还是有很多精华,温故而知新,参考历史,可更好展望未来,承上启下,承上就是尊重传统,只有借助了传统的东西,才会更好地眺望未来,把握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纯种的中国人”不去了解和传承自己的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肯定是一个“不肖子孙”了……哈哈哈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必须懂得中国文化,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中讲的话,至今读来尤有振聋发聩之感:“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是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
“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
“……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如《吕氏春秋》所言:“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显然,源于久远农耕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甚美必有甚恶”,不予传承,又如何去芜存菁?
近代始于洋务、维新、辛亥,直面“西风东渐”、“西学东来”,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再及至摧枯拉朽的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面不可须臾脱离的必鉴之镜。
中国传统文化的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复兴脚步。缺乏思想启蒙洗礼,错失工业革命锤炼,只能依靠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改善之、完美之。
文化自信的基石,不凭虚妄自大,全靠谦卑自省。故而,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恰在于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关乎中华民族的生死。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消灭一个民族有几种方法。1,文化侵略,以夷消儒,消灭中华民族之根。2,战争侵略,消灭种族。清朝学者龚自珍研究历史得出结论:“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任何一个侵略者要灭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通过战争,或者通过文化,而消灭其文化,则更具隐蔽性、腐蚀性和有效性。
拿破仑临死前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统领百万雄师,如今却空无一人;我曾横扫三大洲,如今却无立足之地。耶稣远胜于我,他没有一兵一卒,未占领过尺寸之地,他的国却建立在万人心中。”什么意思?人世间有两种武器:一种是利剑,一种是信仰。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但思想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倾向。例如,一些人一味否定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虚无主义还有一定市场;一些人唯洋是举,成为“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奴仆。消除这些忘掉民族根基、丧失文化自信的错误倾向,需要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这些年起劲攻击诋毁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就是这批所谓的特聘教授专家,他们享受着中国高校教师中最高的荣誉和最高的物质待遇,却干着攻击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现在中国学界有一大批的学术基金来自国内外私人资本,大肆奖励那些专门与中国道路对着干的人,大量网络枪手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有三点
(一)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开放世界的八面来风驱散了曾一度笼罩我们民族心头的封闭阴云。人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地球村”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以及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地球村”的合作与竞争,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考虑的问题。真切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较之把握诸如皮肤,头发,眼睛颜色之类的体质特征要困难得多。然而,任何民族其文化形态尽管纷繁多彩,但都可以寻觅到该民族文化的主色调,主旋律唯有如此,才有英国人风度说、德国人精准高效率说、美国人自由开放说、日本人善采异邦说等等。我们之所以可以从芸芸众生中大致辩识各民族的特征,是因为每一个民族内部,固然存在着复杂多样的阶级、阶层、集团、党派及个人教养和性格的差别,但同时也深藏着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便是所谓民族精神。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正是我们认识自己,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可靠途径。
上一篇:职场中如何提升商务英语技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