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读的越多,人的素质修养就越高吗?
素质,修养,的人书读的越多,人的素质修养就越高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与你有关,与社会有关,更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
国人们,你读书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最大的作用是学到很多知识,读好书对提高自身素质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提高素质最要是修心,修身,养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不是的。修养跟读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一定全是读书得来的。
找说读书。读书要从厚到薄,然后再从薄到厚的过程。读懂,读透,并且能够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样才能体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说的是学习之事,学以致用之事。
再说修养。修养讲的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有修养的人一般情商比较高。在社会中,有一种人学历不是很高,书读得也不是很多。但是说话,办事,大方,讲究,让对方感觉到非常的舒服。这样的修养就不是从书中来的。有可能是家教,有可能是社会实践得来的。
所以说读书不一定有修养,有修养的人也不一定是读书得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素养越高吗?
理论上是,绝大部分也是,但不一定全是,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视野越开阔,知识层面越广,但素养一定会越高吗?我看未必,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读的书多了只是知识层面提高了,但不一定道德修养会提高,近几年高知识层犯罪者屡见不鲜,如药家鑫杀人案,
21岁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着私家车看望女友,途中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车后发现张萌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张萌连捅8刀,致其死亡,何其残忍!
你能说他读的书少吗?你能说他素养高吗?
反之,读书少甚至没读过书的人素养一定就低吗也不一定,也未必,你见过以卖废品为生的老爷爷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吗?你见过街边乞丐温柔喂食流浪狗狗吗?你能说他们读书少,素养就低吗?
读的书多受的教育越多,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素养相对会高,但不绝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素质与修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次,读书与素质、读书与修养,都没有必然联系。
很多人习惯于把“素质”与“修养”连在一起说,甚至连它们的意思也觉得是相同或相近的,可惜,这样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
什么是素质?可以顾名思义,素即是“朴素”,刨除一切虚浮的东西后,人最本身的精神的表现。素质代表的是理性,理性越强,素质越强,与智力的关系最大。所以,才有“专业素质”一说。
什么修养?修养代表的是感性,通过人对事物的理解而生。但是,不同的理解方式可以塑造层次相同但表现不同的修养,而理解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所以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修养,并且,就像有些人所说,好的修养甚至需要几代人来沉淀。
任何人的素质都可以相提并论,但是修养则不可以。同是文士,作家有作家的修养,教师有教师的修养,医生有医生的修养,律师有律师的修养,它们是独特的,并且受环境影响很大,表现的方式也不同。所以,素质和修养并不是一回事。
提升素质,需要的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实践。实践得来的自我经验,才是提升基础素质的惟一手段。不然的话,一块40G的硬盘比你的素质好得多。
提升修养,则需要有对事物有特定方向的理解和复制再现的能力。以上所说,它需要理解方式来作为引导,但理解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就好像,贵族有贵族的修养,平民有平民的修养。但是更重要的,是把经历过事物通过自身复制再现出来,是书本上怎么学也学不到的。
而读书,只是提供了提升自我的环境,读书的行为不能保证“吸收”。
读书与素质、修养一样,都是塑造自我人格的手段,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读书多,可能是个书呆子;素质高,但是做不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可能变成疯子;修养好,也许只对同层级的人有所体现,就像古代的贵族稍微被平民冒犯了一点,立马拿刀砍了他,还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这三者虽然都能够影响人格的塑造,却没有必然的关联之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多少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肯定是成正比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