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调节土壤酸碱度有哪些具体措施?
土壤,酸性,酸碱度调节土壤酸碱度有哪些具体措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俗称绿矾,这是最简单还不需要沤熟发酵的无机肥料,对栀子、杜鹃、苏铁、茶花等喷施效果较佳,也可以办入土壤作为基质,是改良土壤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
用法:硫酸亚铁施用量不宜过大,次数不宜过勤。据多年的经历,盆土掺加硫酸亚铁以每盆5克至7克为宜,灌溉或喷施以0.2%至0.5%为宜,每半月左右浇灌一次。若用量过大,追施次数过勤,会引起植株中毒,使花卉的根变灰黑而腐朽,另外还因它的拮抗效果而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
注意事项:硫酸亚铁未用完要密封,谨防受潮,若受潮,就会渐渐氧化而成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三价铁,其有效性就会大大下降。
四、石灰和石膏
【石灰和石膏】有些介绍,改良土壤可以用石灰或者石膏,但是对其针对土壤如何施用,以及究竟用哪一种模糊不清,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二者区别以及不同使用方法。
石灰分两种:一种是生石灰(氧化钙CaO),另一种是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石膏也分两种: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针对农业改良土壤酸碱度大多使用生石灰和生石膏,一定要注意以下区别:
1、 改良酸性土壤:用生石灰或熟石灰,而不能用生石膏,生石灰针对弱酸性土壤,熟石灰针对偏酸性土壤,不但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它还可以供给土壤矿物元素,大大提高红壤的保肥能力,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红壤的土壤肥力。针对盆栽土壤改善,建议用生石灰,可以每盆拌入1/100左右的生石灰。
2、 改善碱性土壤:用石膏而不是用石灰!原理是可通过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从而降低土壤的PH值。
五、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有的介绍用明矾溶于水的1-2%溶液浇灌来改善土壤。明矾,又叫白矾,即十二水硫酸铝钾,但是笔者查找资料以及咨询一些养花艺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似乎并不理想,因此不建议花友盆友们采用此种改良方法。
以上就是一些改良土壤酸碱度的土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2019.6.1易花得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表现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的构成状况形成了土壤酸碱性,当氢离子大于氢氧根时,称之为酸性;当氢氧根大于氢离子,称之为碱性,用pH值表示。土壤的酸碱性深刻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也影响着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的有效性。我国土壤酸碱性分为七级强酸性(<4.5)、酸性(4.5 - 5.5)、弱酸性(5.5 - 6.5)、中性(6.5 - 7.5)、弱碱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
土壤酸碱性形成机理:(1)土壤酸性:根据H+和Al3+的存在方式不同,分为活性酸和潜性酸两种。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现的酸度(即pH值),包括土壤中的无机酸、水溶性有机酸、水溶性铝盐等解离出的所有H+总和。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态的H+和Al3+所能表现的酸度。活性酸与潜性酸在同一平衡体系中,两种不同的酸度形态,可以互相转化。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潜在酸是土壤酸度的容量指标。潜性酸比活性酸大几千到几万倍。(2)土壤碱性:形成碱性反应的主要机理是碱性物质水解反应产生的OH-,土壤碱性物质包括钙、镁、钠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以及胶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钠。
土壤酸碱性对作物养分及肥料有效性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氮在6~8时有效性较高,< 6时固氮菌活动降低,> 8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磷在6.5~7.5时有效性较高,< 6.5时易形成迟效态的磷酸铁、磷酸铝,有效性降低,> 7.5时则易形成磷酸二氢钙。(2)酸性土壤淋溶作用强烈,钾、钙、镁容易流失,导致这些元素缺乏;在pH > 8.5时,土壤钠离子增加,钙、镁离子被取代形成碳酸盐沉淀,因此钙、镁的有效性在pH 6~8时最好;(3)铁、锰、铜、锌、钴五种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钼酸盐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盐在pH 5~7.5时有效性较好。(4)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中H+和Na+较多,缺少Ca2+,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5)土壤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是6.5~7.5的中性范围,过酸或过碱都会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6)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生长最适宜,但某些作物如甜菜、紫苜蓿、红三叶不适宜酸性土;茶叶则要求强酸性和酸性土,中性土壤不适宜生长。(7)易产生毒害物质,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Al3+和有机酸;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达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含碳酸钠较多的碱化土壤,对作物的毒害作用更大。
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改良剂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及化学作用,降低土壤的交换性Na+的饱和度和盐碱度;或者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盐分运动状况,促进土壤脱盐,抑制土壤返盐,中和土壤碱度,从而减轻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以及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改良盐碱的目的化学改良盐碱土壤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凝聚土壤颗粒,改善土壤结构。很多改良剂有膨胀性、分散性、黏着性等,能够使因盐碱而分散的土壤颗粒聚结从而改变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二是置换土壤Na+,促进盐分淋洗。改良剂本身带有或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离子能够置换Na+,促进盐分淋洗。也有的采用酸性改良剂可以直接中和土壤中的碱,并且溶解CaCO3,,释放Ca2+ 以置换土壤中的Na+。
现在的盐碱土改良剂主要有以下三类物质:(1)含钙物质,如石膏磷石膏(崔志祥,等 1995)、石灰等,主要以钙代换Na+为改良机理;(2)酸性物质,如硫酸及其酸性盐类、磷酸及其酸性盐类,主要以中和碱为改良机理;(3)有机类改良剂,如传统的腐殖质类(草炭、风化煤、绿肥、有机物料)、工业合成改良剂(如施地佳、土壤改碱剂cls、、禾康、聚马来酸酐和聚丙烯酸等)、工农业废弃物等。
上一篇:女老师讨厌学生的表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