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秦朝是死于仁慈,有的人说它是死于残暴呢?
秦国,秦朝,始皇为什么有人说秦朝是死于仁慈,有的人说它是死于残暴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了让法治更加彻底“谪治狱吏不直及覆狱故、失者,筑长城及处南越地”,凡是知法犯法的官吏一律发配边境。
石像
三、民心难附
秦始皇的情况最适合的就是那句“治大国若烹小鲜”,可惜时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资治通鉴》公元前218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张良令力士操铁椎狙击始皇,误中副车。始皇惊,求,弗得;令天下大索十日。
《史记》公元前216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值得讽刺的是,刚刚下达“使黔首自实田(六国百姓依据其本身原有的土地进行分配)”,换来的是米价从30、40几钱涨了近乎40倍,还很巧的遇到了“盗匪”。
万里长城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站在当代视角去看待,然后因为他人的意见左右自己的判断。其实,更多时候,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自己若是处于那个时代,又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很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他六国的大臣,都没有被杀,只是把他们流放,只是让他们与自己的势力分开了,这是一大隐患,如果秦国一乱,这些人就会带头造反,虽然他们没有权利了,但他们的名号是在的,就比如刘备,他就是依靠一个名号起家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就叫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秦朝为什么败的这么快,就是因为有这些人在捣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正道路、建长城、建秦直道、建阿房宫,建秦皇陵。除了建阿房宫,建秦皇陵外,其它都是利国利民的,而且都是发工资的(除了六国的罪臣)(赵高掌权后有没有发工资是未知,这应该也是为什么秦始皇在的时候没有人造反的原因之一。)
秦国被灭最大的原因还是赵高,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除掉胡亥想自己当皇帝(赵高也是姓赢的),那时朝廷中能与他抗衡的官员,已经少之又少,但团结就是力量,官员们都反对,他没有顺利的登上皇位,他把好好的秦朝弄得风雨飘摇...风一吹就倒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马未都说过:历史没有真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纵观中国历史,还没发现有人说秦始皇仁慈的!两千多年来,都知道秦始皇是暴君,与仁慈豪不相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秦帝国既死于对赵高的仁慈,也死于对人民的残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理论不能解决统治矛盾,秦朝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后法家思想在秦国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这种思想在开创的过程中把国家变成一台战争机器,但是守成阶段秦国没有及时产生新的治国思想。
因此汉代初期才有道家思想,中期采用儒家思想,后世基本上遵循了以儒为体,以法为用的综合思想。
仁慈和残暴的说法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不懂政治,是历史上的近视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行法家,刑苛而繁且坐无辜人,天下疲鄙,怨怒于膺,势若滔滔,恰芒砀役卒困于大泽乡,聊无生计,不得不发,天下乃燎原。愚谓,无论儒法,在生民也,民不生时,国将不国,君将不君,虽儒法又何道哉?故高祖与民生养,无为而治,天下渐稠,黄老岂胜儒法耶?
上一篇:高中生学美声有出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