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巴黎圣母院,我是从雨果的名著中知道它的。烧没了,太可惜了!你喜欢读名著的女孩吗?
雨果,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我是从雨果的名著中知道它的。烧没了,太可惜了!你喜欢读名著的女孩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一种,读得名著,出不来名著,不光是名著,其他著作也是如此。这其实反应的是一个人读书方式及认知的问题。概括一句话那就是这类人:尽信书。这种读书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洋洋得意,好喜标榜,把读过书当做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种读书人却是最惹人厌烦的,尽信书,便没了自我。了解到曾有个演员,沉浸在自己扮演的角色里几十年不能自拔,这演员其实就是这种读书人的缩影。这类读书人我是不喜欢的,与性别更无关系。
第二种,读得名著,出得书来。这种读书人往往是很让人喜欢的,言谈话语间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博识,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气质是第一种读书人永远也不可能有的。这类人把读过的书,看过的名著,当成了自己的养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气质。他们从不会炫耀自己读过什么书,从来也不会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对于读书人,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读得书,也出得书来的。一个这样的女性读书人,更是能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一定是让人喜欢着迷的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的一场大火,让巴黎圣母院又一次成为焦点!
(大火后,法国民众跪祈平安)
很多人知道巴黎圣母院的名字都是来自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讲述了一个敲钟人卡西莫多舍身拯救吉ト赛女郎艾斯美拉达的故事。一时间,感到了无数人。
(大火过后,巴黎圣母院内景曝光)
巴黎圣母院教堂历经法国大革命、王政复辟、巴黎公社和两次世界大战等数次劫难后得以重生,雨果的贡献有目共睹。是雨果拯救了巴黎圣母院,雨果成功地将几乎被法国人遗弃的这座教堂又重新地搬进法国人的精神圣殿。就拿毁于当地时间15日的巴黎圣母院的塔尖,是1860年重建的。
(大火前,巴黎圣母院内部雕塑像)
15日,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使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建筑又一次成为焦点。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以名人为代表的,多表达了惋惜、不舍之意;而一些网友则形成了另一个阵营,他们将巴黎圣母院的这场大火与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当年“法国强盗”恶行的报应;有些网友则说,外国烧了一座教堂,国内却冒出许多明星、演员和大腕来发微博,表达惋惜和慰问,是对历史的遗忘,是跪舔别人,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大火前,巴黎圣母院内部雕塑像和油画)
对于这样的言论,一些媒体则呼吁人们要理性,不能将历史恩怨与现实大爱混为一谈。
其实,对于上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咱们应该学习一下雨果的情怀。当年,法国侵华头目巴特勒上尉要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为远征中国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大家,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进行了深刻地批判。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说:“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大火前,巴黎圣母院内部景象)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15日巴黎圣母院的这次大火是不是就是雨果口中的“历史制裁”呢?不得而知。但这件事却在提醒人们,天灾或许不可避免,但人祸却完全可以杜绝。今天,咱们在围观巴黎圣母院大火的同时,想到了圆明园的惨痛经历,是很自然的事。你说呢?欢迎跟帖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从名著中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壮观与威严。名著中的男主角对爱情的执着与炙热让我向往,也影响了我的择偶标准,可以外表丑陋,但内心要诚实善良。
如今我的生活很幸福,我习惯了他长得过于着急的面相,也习惯了给予我的幸福。之前闺密的预言也一一被打破,我们经受了生活的考验。我收获了幸福。
感谢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灵魂的指引。名著所带来的爱情的力量能让你幸运地找到等你的那个人。
由此也为巴黎圣母院的厄运感到惋惜,但她的精神已照耀了世间的角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跟你一样,也是通过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了解到巴黎圣母院的,并深深为艾丝美拉达的美被毁灭而扼腕喟叹,也为加西莫多的自然而深沉的爱感动而神往。
今日,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烧痛的是全世界每一个尊重历史文化的人的心。
你爱读名著,自然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自然会很可爱。但,于我,只能是远远欣赏你的美丽与可爱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