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自已的土地没能力种了,如何生存?
农村,农民,老人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自已的土地没能力种了,如何生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自已的土地没能力种了,如何生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岁月无情两鬓霜,
粗茶淡饭度时光。
嗟来施舍莫伸手,
七尺男儿当自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题易过借火,2000年前,我们农民义务交公粮,各项义务粮,现在国家6O岁以上的人,补有1OO多元,卖圤,卖米食就得了,不要食多,身体发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许多农村家庭都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导致很多地方都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要常驻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的退化。老人们渐渐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再具有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
这个时候,他们的生存问题就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个时候主要依赖的有几点。
子女赡养
农村最流行的一句话“养儿防老”。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这个时候就是他们反哺父母的时候了。也是千百年来,无论是法律法规上,还是道德礼仪上最重要,也最理所当然的的依靠。
国家政策的帮扶
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医疗,养老各方面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完善。就算老人们完全没有收入,光国家的各项补贴,虽说不能大鱼大肉,解决温饱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个人积累
农村老一辈的理财观都相对保守,都比较喜欢存钱。很多老人手上都握有一定的存款,就是为了防备这一天的到来。如果不在看病上花费过多的话,一般足以满足晚年生活的消耗。
邻里帮扶
一般农村民风都比较淳朴,邻里之间相处大多比较和睦。再加上留守在家的人员也不算多,大家大多都会守望相助。看到他人需要帮忙也多会给予帮助,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也会在各方面给予一定的接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的好啊!这是良心问题!国家能给解决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个问题不不太好说,把地包出去让别人种,可是要是没人包咋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不用种地,儿女承担瞻养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这问题的人不了解农村,如没病的话农村60还没到干不动的时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老农时云,这问题道出了农民养老最为真实的情况!农村40后50后60后70后几乎都没有走出去,80年代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生活状态,彻底的从农业生产状态成功转变。当今农村生活几乎和80年代城里人生活方式一个样了,打工也是上班一样,现在的比城里的996工作状态还要努力,几乎是997,农民打工有多少是没有节假日的?很多!只是在进入冬季以后,农民才会有多些的休息时间,人工成本的提高,使农民收入有了增加,但一些在年龄和体力上相对差的人就会淘汰,收入很低,这也是最为难解决的农村实际情况。60岁以上只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是等同于城里人退休的年龄!农民不能打工,就会完全丧失生活收入,单指望土地收入,是很难解决这一年家庭生活开支的,一旦遇到大事小情,瞬间就会破产,农民的积蓄基本会被儿孙的成家,教育等所拖累,这些我个人认为是农村最为亟待解决的。年轻人不打工就保持不住生活上开支,农民几乎是按天计算收入的,一天不去打工,就会很计较收入,生活在农村,你就会听到“哪天都得花钱,不打工花什么”?特别是留守的儿童的花费!在吃穿上农村人极其节俭,蔬菜这个季节几乎农家都会有菜园子,老人们的要求很低,温饱就可以了,你觉得这样是农村大众的生活状态吧?
上一篇:你认为最有品味的女人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