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考“3+1+2”模式中“1”偏文组为什么是历史而不是包含法律经济哲学的政治?
模式,政治,历史高考“3+1+2”模式中“1”偏文组为什么是历史而不是包含法律经济哲学的政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高考“3+1+2”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3+1+2”模式中“1”偏文组为什么是历史而不是包含法律、经济、哲学、文化等人文学科常识的政治?
从学生首先要成人然后才是成才的成长要求来看,这些人文学科知识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非常重要。其次,大学里大部分专业公共课都涉及这些人文学科知识,大学毕业后考研考公务员政治学科都是必考的,个人认为政治学科实际作用也超过历史学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的延展性比较长,知识点文化点比较多。许多历史的问题也会涉及到政治。政治的问题变化性太多,适合阶段性的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包涵的内容大些,几乎涉及方方面面。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可以开拓人的视野,甚至包涵政治方面的内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政治包括法律经济哲学,而历史包括政治,就是酱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你是否学习过现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专题(包括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发展,选官用官制度、基层管理与社会保障、民族问题、法律制度、外交政策等),必修二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生活习俗变迁、货币与金融,工业革命,城市化、信息技术革命等)专题,必修三思想(包括哲学)文化(教育、文学、美术、影视)与科技(物理、生物),你说说这样的历史学科能不能,该不该成为必选学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8年,高一的很多同学,被新高考“选中”。新高考的模式多种多样,有3+1+2,3+2+1,4+2+1,4+1+2等,各省制定的模式不尽相同。各校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因为实行的是选课走班制,就会受师资、教室,各种模式的报名人数等因素的制约。像我所任教的学校,是省一级达标校,条件好,各科目老师多,教室也多,就准备了四种模式供学生选择。我校实行的是语数英组成的行政班,其余六科要走班。而有的学校,由于老师编制少,校舍也不充裕,可能供同学们选择的模式少。
你所提的3+1+2这种模式中的1,为什么是历史而不是政治,估计有几种原因:1.这种模式是你所在的省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学校不能改变。2.偏文的历史和偏理的物理,是985和211大学比较看重的科目,上大学比较好选专业,职业前景也比较好。3.政治科,难度系数小,区分度不大,提档难度降低,一般学校是不会选这种组合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你可以关注我或者给我点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关于新高考改革,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最主要的是以上海为代表的3+3模式,和以辽宁为代表的3+1+2模式,还有一种声音是3+2+1模式,我个人是非常赞成文理不分科的,因为文理不分科,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全面发展,可是既然文理不分科,我觉得就应该所有科目都参加考试,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另外一种模式,语数外每科150分,物理120分,化学100分,体育50分,六科在高三结束统一参加高考,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五科在高二结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可以分为ABCD4个等级,其中A等级10分,B等级8分,C等级6分,D等级为不及格记0分,这样的话可以免去很多繁琐的流程,让学校方便排课和安排老师,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很好的让学生全面发展,只不过英语我更加倾向于等级性考试,只不过觉得不太现实,大家觉得这种方案怎么样呢?欢迎大家来讨论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怎样除去农村梯田里的百足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