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帝国创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急于恩科取士?
明朝,科举,朱元璋明帝国创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急于恩科取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帝国创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急于恩科取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恩科取士?恩科取士即为科举制度,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地主阶级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底层人民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不在受制于那些酒囊饭袋,此时的中原就仿佛一个火药桶,统治阶级如果不进行改革,那么必定要天下大乱,变成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凭借这场战争,隋朝被推上了历史舞台,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也就是说父子两人合力真正的使得影响了中原地区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了。
从隋朝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这一千多年间,平民基本都是依靠科举制获得入仕的机会,拼不过身份、地位、教育,那能比拼的也只有才华了,可以说,科举制度是当时人民能够经历的最最公平的一项大比拼,甚至有人老死考场,毕竟没有其他路径了,只有中举才能成为统治阶级。
可以说明朝是最重视科举的朝代,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朝历代,明代以前,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可以不去学院,自学成才,但是到了明代,进学院却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连学院都进不了,你还想着参加科举?一边凉快去吧。
为什么明朝如此重视科举,在明朝刚刚创立初,百废待兴之际,朱元璋就急令开始举办科举考试:
首先,那就是天下大乱太久了,中原被蒙元势力荼毒太久,百姓都渴望明君现世,救天下于水火之中,因此,野心家群雄逐鹿,恩科取士是什么行为,这是天下太平时才会进行的,这亦是只有正统王朝才能举办的,换句话说,那就是,举行恩科取士的非正统不可,非天下太平不可。朱元璋举办科举,就是为了向广大百姓申明:朕朱元璋是真正的天子,吾亦有信心结束这场乱世,带领大家走向繁荣富强。所以说,这场恩科取士是有宣誓主权地位的作用的。
其次,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能够从南打到北,最终一统天下的皇帝,靠的是什么,当然是骁勇善战的将领和悍不畏死的士兵,他们打天下可以,但是守天下那就是外行了,打仗靠武将,治国靠文官,朱元璋对文官的需求量太高了,武将打仗可以,但让他们读书识字,管理一方,那可就真的要了他们的老命了,因此,朱元璋急需一股新鲜的文人血脉涌入大明王朝,为王朝添砖加瓦,最终朱元璋选中了科举制度,既可以得到文官,还可以安抚天下人心,更可以缓解勋贵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矛盾,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最后一点,那就是中原被蒙元势力侵占期间,文化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有些许下降,诸多人才被埋没,完全就是“大师在田野,小丑在殿堂”,为了搜寻人才,也为了体现国家对才人的重视,此时推出科举制度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再好不过呀。
因此,明朝刚刚成立,朱元璋就急于恩科取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1他要笼络民心!当时新朝刚建立,政局也不稳,最快笼络民心的方式就是恩科取士!让有才华的人来明朝当官,让人民知道他求贤若渴!
2明朝需要这些文人效力来解决政治遗留问题!因为他手下大部分人是武将,打江山行,坐江山就需要文人了!
3古人文人地位高,很多人威信跟影响力也很高,他们都受孔孟之道影响,对于明朝来说拉拢他们可以快速恢复稳定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1他要笼络民心!当时新朝刚建立,政局也不稳,最快笼络民心的方式就是恩科取士!让有才华的人来明朝当官,让人民知道他求贤若渴!
2明朝需要这些文人效力来解决政治遗留问题!因为他手下大部分人是武将,打江山行,坐江山就需要文人了!
3古人文人地位高,很多人威信跟影响力也很高,他们都受孔孟之道影响,对于明朝来说拉拢他们可以快速恢复稳定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太祖朱元璋虽在杀功臣一事上为后人诟病,却毫不影响他一生的丰功伟绩。
天下初定后,朱元璋便恢复科举制度,积极选拔民间有才能者入仕,报效国家,体现了朱元璋卓绝的政治头脑:
一、元朝建立后,蒙古统治者将天下子民自高至低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人喜欢武力征服,每攻下一处,便肆意烧杀抢掠,砍下平民首级冒充军功的行为更是司空见惯!令人不齿的是,蒙古贵族对待治理国内子民问题,同样喜欢依托武力。
汉族人在承担繁重的徭役赋税的同时,还要动辄受到蒙古人的惩罚、打杀!在蒙古人眼中,“文弱”的汉族人是没有资格入朝为官的——蒙元祸乱华夏久矣,明朝的强大需要天下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
二、明朝立国后,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很多开国元勋在这场斗争中失势。即使内斗没有发生,一个新兴王朝的文武大臣班底也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防止断层出现——开国元勋们恃宠而骄,放任自己为害一方者不在少数。所以,自洪武三年起,开科取士制度恢复,并在隋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