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该如何种植小麦?种植小麦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麦,品种,土壤该如何种植小麦?种植小麦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一般都是机器耕地,要深耕,肥要撒匀,每亩一般100斤肥料。
在播种前地要耕两遍,第一遍主要是把地里的大节杆打碎,第二遍主要是把地整平,这样土地更松软,如图。
在播种时土地的水份要适中,这样有利于小麦的发芽。
在播种时注意:小麦放进料斗时一定要两边都有,以防在播种期间短腿现象,就是有的腿里有小麦,有的没有小麦,瞎了。
要调整每亩小麦播种多少,一般一代小麦种每亩播20斤也就可以了,如果不是一代,可以多播一点,可以是25-30斤。
在播种过程中最好看一下每个腿里是不是都有小麦。
根据每亩的小麦播种量,可以适当控制播种机器的速度。
如果水份适合的话小麦一般在七天之后就可以看到出芽了。
小麦等到冬季时大约在每年下大雪时要追肥一次,在开春的时候要进行虫害管理两次。
这样到第二年就可以收到优质的小麦了。
小麦的栽培技术
(一)施肥
在施肥中要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和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起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补充钾素的作用。有的农民朋友把玉米秸秆烧掉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太可惜了。只有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才能够培肥地力,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总施肥量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化肥用量,一般每亩施纯氮(N)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6—8公斤、氧化钾(K2O)4.5—7.5公斤、硫酸锌1公斤。
上述总施肥量中,应将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的全部和氮肥总量的50%,作底肥于耕地时使用,第二年春季看苗于小麦起身或拔节期再施总氮量的50%
根据上述施肥用量,秋种底肥的化肥施用方案为:方案1:亩施尿素13-15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7.5-12.5公斤。施肥方案2:亩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40-50公斤。 方案3: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7.5-12.5公斤。过去施肥量高于推荐施肥量高限的、土壤肥沃的选施肥量的低限,相反,选高限(这个原则适用于以下施肥量选择)。
(二)良种的选择
"科技助农,良种先行。"我们知道,影响小麦单产的三大因素分别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能直接影响这三个因素的唯一客观物质条件就是小麦种子。
根据当地自然和栽培条件选用品种,做到良种对路,良法配套有的人一听说某一品种好,不问种性、适宜范围,就盲目种植,结果高产品种种到中肥地力,肥水满足不了,产量潜力不能发挥,或者是春性品种在早茬种植,暖秋冷冬年遭受冻害,损失很大,反过来却说品种不好。选用良种时必须考察自然栽培综合因素,良种良法一齐推。
一是根据当地气候生态类型特点选用品种。各地气候生态类型不同,对品种的要求也不同。处于北方与南方冬麦区过渡地带的黄淮冬麦区,一般宜选用分蘖成穗率中等,产量三要素协调的半冬性和弱春性中间类型品种。
二是根据生产条件和水平选用品种。选用良种,首先要考虑丰产性,而小麦良种的丰产性与栽培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选用品种时首先要考虑本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在水肥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地区,应选用耐肥抗倒、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在大面积中产区应选用适应性较强、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在肥水条件差的山区、沙碱地应选用耐旱、耐瘠能力强的良种。
三是根据耕作制度、作物茬口选用良种。耕作制度的改革往往对小麦品种有新的要求。如在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一般要求晚播早熟品种。在间作套种区要求株型紧凑、矮秆抗倒的品种。又如在黄淮麦区腾茬早的早播麦田,选用半冬性品种,在晚茬用春性、弱春性品种。
四是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选用良种。选用品种应注意分析本地区病虫害、自然灾害特点,选用的大面积推广良种必须对当地主要自然灾害(寒、旱、湿、干热风、穗发芽等)以及病虫害有较强的抗耐性,以达到丰产丰收之目的。
选用品种必须综合评价选用和推广品种既要以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又要辩证客观。不能单纯以试验中的产量高低和长相好坏取舍品种;不能片面追求免疫品种。要全面衡量品种的综合性状和稳产性。大面积推广的良种应该是优点多、缺点少,特别是综合性状优,遗传基础丰富,对主要病害具有较好的耐病性和抗病性,抗主要自然灾害、产量高而稳。即群众欢迎的"丰年大增产、平年小增产,灾年不减产"的品种。
(三)整地作畦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幼苗生长,而且通过耕作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性能,提高地力,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发育。高产麦田要求深耕翻,打破犁底层,一般要求耕深23—25厘米,并做到随耕随耙,耙细耙透,做到上松下实。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般应适当扩大畦宽,以2.5—3.0米为宜,畦埂宽不超过40厘米。为节约用水,提倡短畦,畦长以50—60米为宜。
(四)做好种子处理
提倡使用包衣的良种。小麦专用种衣剂含有防病和防虫药剂、微肥和生长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没有种衣剂的要采用药剂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即100公斤种子加0.2公斤药剂)拌种。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地块,可选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即100公斤种子加0.1-0.15公斤药剂)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即100斤公斤种子加0.15公斤药剂)拌种。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十杀虫剂)混合拌种。采取药剂拌种的播种量应适当加大10%—15%。
用麦巨金3-5毫升兑水0.3-0.5公斤,可以拌10公斤种子,晾干播种;春小麦:用麦巨金4-6毫升0.3-0.5公斤,可拌10公斤种子,晾干播种;
(五)适期播种
播种过晚,蘖少、根少、苗弱,形不成壮苗;播种过早,苗旺长、缺位、病虫害严重、易发生冻害。不同项目县冬前积温和前茬作物各不相同,难以统一确切的时间,适宜的播期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17—16℃左右,若是冬小麦冬前≥0℃积温650℃,越冬时能形成6叶1心的壮苗为宜。
以下是各地区播种时间参考表
东北春麦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部分、内蒙东北部 4月中旬
北部春麦区 内蒙古中部,河北、陕西、山西北部 3月中旬-4月中旬
西北春麦区 甘肃、宁夏北部,内蒙古西部、青海部分 3月上旬
北部冬麦区 河北、山西大部、陕西南部、辽宁、宁夏、甘肃部分、北京、天津 9月中旬
黄淮冬麦区 山东、河南大部、河北、江苏、安徽部分、陕西部分、山西、甘肃部分 10月上旬(寒露后)- 下旬
长江中下游冬麦 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大部、上海、浙江、江西、河南信阳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西南冬麦区 贵州、重庆、四川、云南大部,陕西、甘肃、湖北、湖南部分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上一篇:列鹿创服这家公司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