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出土的古代尖底瓶是做什么用的?
小口,瓶子,仰韶文化出土的古代尖底瓶是做什么用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既然酉和酒通用,晚饭时分就是喝酒时间,于是“酉”便引申出另外一个意义,喝酒的时间,久而久之,酒时成了十二时辰之一,固定表示下午五点到七点。但是,随着酒的分离,酉时又已经固定,这样导致酉成了单单表示时辰的一个字,然后,本来表示瓶子的象形字“酉”随着尖底瓶的退出历史舞台而逐渐失去本意!使得人们普遍的认为它是一个时辰字。
但是,历史不曾遗忘,凡走过必留下痕迹,随着很多尖底瓶的出土,我们古代象形汉字的本意或许更多的能够发掘出来。如同”酉“字一样,表示的酒时双耳瓶,双耳瓶本来是酿酒用的器具!是不是这样,我们拭目以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存酒器。它那尖底座下面,是放在底座上的。根据考古发现,在现场有 已经碎裂的圆筒底座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尖底瓶,是沉淀器,或沉沙器,用来沉淀含沙水的,可以看做净水器的一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座在灶台烧水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民儲水用来吊起利于倒出生活用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仰韶文化中的尖底陶器,
首先说说仰韶和韶乐,
韶乐是陶器音乐,而陶韶音乐起源于用陶罐接水,接滴答滴答的水,
仰韶文化就是以接水崇拜为核心的文化,
所以称为仰韶文化。韶乐就是淘瓦罐接水滴时产生的音乐效果。
问题清楚了,
再说接水陶罐,这东西很科学,重心在中间,水满后会倾转,
另外,这种山林水,会有泥沙,尖底便于沉淀泥沙,使水净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是煮酒、温酒器。口细小便于倒酒不外溢,颈底细小便于一人倒酒时左手抓持,底尖也是便于右抓底,双耳便于肩扛时抓持或穿绳直立时固定或提拉,底尖适合插入其它装热水的陶罐或加热陶鼎中,可装更多的热水,热水不易外溢,热效率高。古人每个设计都是有道理的,肯定是最适应他们当时生活需要的,不会无缘无故做个尖底,装水、酿酒平底不是更实用吗!
古埃及壁画就有美酒加美女图和盛大的送酒场景。我们的三国演义也有煮酒论英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猜测:应该是远古时人们打水(井水)的容器,利用其底尖、口小、易倒入井水中装水,水装满后瓶口又朝上,便於提出井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古工作已经证实为酒器。
1、尖底瓶不是汲水器
最初,有学者认为尖底瓶的特殊结构可以使其较快沉入水中,汲水比较方便。或视为“抱甀而汲”的甀,并以力学原理解释尖底的性能,即锥形尖底下垂入水容易注满。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历史上古人利用重心原理“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而作的“欹器”。
1988年,半坡博物馆研究人员分别选取半坡和姜寨遗址各11件尖底瓶进行测试和汲水实验。在空置状态下双耳系绳上提,近半数口部向上倾斜,半数则向下倾斜,仅1件垂直向上,说明双耳的装置并未遵循重心原理。进而又选取半坡库存67号和姜寨一期8814号标本,垂直放入静止的水中,尖底瓶即时倾倒,口部约二分之一沉入吃水线以下,但进水量达到尖底瓶容积的二分之一左右时便恢复直立状态,汲水效果不佳。而在流水状态下,提吊入水的尖底瓶因瓶口阻力较大而朝向顺流方向,根本无法自动汲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