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是三线城市理财的人占的比例比较多,还是在大城市理财的人所占的比例多啊?
城市,大城市,的人是三线城市理财的人占的比例比较多,还是在大城市理财的人所占的比例多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是三线城市理财的人占的比例比较多,还是在大城市理财的人所占的比例多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线城市和大城市理财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大比拼,实质是可供支配收入的大比拼。可供支配收入的绝对值总量,毫无疑问大城市远超三线城市,但是三线城市收入支配结构决定了参与投资理财的人口多于大城市。
一、收入水平大比拼
北上广2018年平均工资分别是10712元、10128元、7862元,全部进入全国5强之列。也就是说,北上广的平均工资依旧是全国的领头羊,地位不可撼动。三线城市以昆明市为例(打脸,昆明市确被划为三线城市),2018年平均工资6676元。2018年全国平均工资,大城市完胜三线城市!二、可支配收入大比拼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数据(以省为单位),北京上海的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云南省的3倍余!大城市可供支配的收入又是太明显!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也就是说,可支配收入中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的权重才是理财因素的关键!
三、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的权重
这个指标统计局没有正式的数据。笔者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1、大城市的权重
2010年我“北漂”了6个月,6个月的时间里,平均工资6000元左右(笔者理解为可支配收入)。房租2500元(合租)、伙食费1500元(盒饭馒头三餐)、交通出行(地铁公交)200元、水电费100元、电话费150元,固定消费支出4450元,其他支出不敢算,现实也不敢有其他支出。6个月时间,除了去天安门广场玩了一趟(要花钱的都不参与),其他任何旅游景点都未去过!转场在机场候机2小时,50元的咖啡就更没有想过!
理论上,笔者当年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的权重=4450+1550=6000元,6个月过后实际一算,花了不少老本,9年前的北漂!现在北漂的兄弟还好吗?
2、三线城市的权重
6000元的收入在三线城市是什么情况呢?说直接一点,我在三线城市每个月有底气买一平房子!大城市可以吗?三线城市可用于储蓄和投资的权重,不言而喻远高于大城市。您说呢?
四、业余时间大比拼
数据是苍白的!北漂的兄弟们,你们过年回家能感受到家乡慵懒的生活节奏吗?大城市每天的休息时间是几个小时?我生活在三线城市,可用于储蓄的收入权重相对较多,有大把的时间用于理财!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大城市理财的人口占比较多,这是毋庸置疑的。大城市在平均工资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比三四线的小城市高的多,而且居民拥有更多的投资理财专业知识,对于风险偏好有着更大的容忍度。
1.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
下图为 2018 年我国人才需求最旺盛的 50 个城市平均月薪水平的统计列表。我们可以非常清晰明了地看出排名第一的北京月薪 10712 元与排名 48 的太原 5783 元,相差了 4929 元。从另一个维度而言,太原的平均月薪只有北京的 53.99%,勉强超过了一半而已。
要知道太原也是个二级城市,与北京的差距尚且如此,更别提人口、经济更加薄弱的三线城市了。
与大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的收入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居民到手的月薪尚且只有 3000 -4000元,还完车贷、房贷之后所剩无几,哪里还有多余的资产去投资理财呢?
要知道现在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一点都不便宜,浮云君的家乡江阴一个小小的县城房价都已经达到了上万,人均收入却仅仅停留在 3000 左右的水平,在结婚买房之后祖孙三代的积蓄都被掏空了,试问哪里还能有多余的资金去理财呢?
毕竟小城市的有钱人还是少数,大部分家庭还是普普通通迫于生计去卖命的工薪阶层,没有多余的闲钱去理财。
2.学历的差异
为什么理财还与学历有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
看看我们大城市所谓的“高净值”人群,大部分都拥有较高的学历,甚至还具备留洋深造的背景。这些“高富帅”哪一个的资产不是种类齐全而丰富?什么股票、基金、债券、房产、黄金、原油、期货。。。凡是能够接触到的他们大都会进行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分散投资”。
转眼看看三四线城市只有小学、初中学历的普通人,他们进行理财的常备选项就是:银行存款,风险较低、收益稳健,对于股票、基金的可能压根就不了解,也没有胆量去尝试,毕竟血汗钱都是来之不易呀。
不妨看看深受 P2P 爆雷之苦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出身于较高学历背景的中产阶级家庭,这样鲜活的例子更加具备说服力吧?
3.风险偏好的巨大差异
很多大城市聚集的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从全国各地赶来“淘金”的外地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想要在诸如魔都的上海闯出一番天地,他们敢想敢做,在快节奏的城市洪流中书写自己的篇章。
没错,很多混迹于大城市的都是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他们即便是背井离乡,远离故土,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社会也完全没有畏惧的神色,他们敢于挑战未知,勇于冒险,不甘于平凡的人生。
大城市新生代的年轻人他们对于财富拥有更大的渴望和追求,极度希望在这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立足,所以他们也愿意承受更多的风险,乃至于获得更高的收益。
反观小城市的居民邻里谈论最多的就是乡亲之间的八卦还有就是结婚与否的逸闻,他们没有理财的观念,注意力的集中点在于琐碎的生活,没有更高的追求,但却容易嫉妒羡慕他人的成功。
大城市讲究的是依靠能力上位,小城市依靠的是关系去升职,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大家对于理财风险的态度和看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