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犹太国为什么要叫"以色列"?
以色列,雅各,犹太人犹太国为什么要叫"以色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是犹太人聪明能干啊,生态环境恶劣我就改造;农业用水紧张就发展技术改用滴灌,变着法的增加庄稼和牲畜产量,就这样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生活用水不足就开源节流,循环水利用,淡化海水......
同时以色列也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投入科技发展,国家虽小,可是培养海量的科学家,其中不乏站在顶端的科学巨人。
我不举例子了,大家自己想想自己认识多少犹太裔科学家。
在医学领域也有突出成就,比如,可以放到药丸里的微缩相机、可以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无痛注射胰岛素等等。
其他领域的成就不计其数,止住不讲了。
以色列这个国家,建国72年了,在这短短七十二年的时间了,发展成该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科学技术水平、国民受教育水平最多,政治最民主的国家,不可谓不强,其中的艰辛和曲折我们结合我国的发展大概也可以体会。
俗话说:多难兴邦。这句话适用于世界上所有国家。
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亚各与天使角力胜利了 因此获得 以色列这个称号 即与天使角力获得胜利的人;并因此立国 为国号 从此与犹太王国分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探讨一下。
欧洲是血缘关系比较复杂的区域。从媒体的资料看,“盎、撒”“特朗普”是朝鲜血统,犹太人也是朝鲜血统。看起来都与亚洲有联系。“盎、撒”人、“犹太人”、日本人、中华人,怎么差距那么大?细细一想,也有道理。“圣人没走到的地方”或“圣人”“没法去的地方”也“只能这样了”。“脱离了”“中华文化”的“教化”,相当于“天性野化了”。所以“跑偏了”。其结果就会出现“欺祖骗祖”的“现象”。他们缺乏“祖宗”的“教化”“太久”了,“需要”“补课”了。现在能到“祖宗”家边来闹事了,“成精了”,是“大逆不道”。所以,必需采取一些“法度”,予以“训诫”。
中华有一句名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始终归是在“合”字上。人与自然的“合”、“和”是“天定的”,无法例外。所以,“和为贵”是“法道”。“九九归一”。他们必须“接受”“认祖归宗”的天道。“法海无边,回头是岸”,方能避开“灭顶之灾”,得到“万世祥和”,永续延年。
谨参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色列分裂的过程,听来像故事,很难说有多少历史真实。申命史者对历史的理解,也还是相当原始的风格,其论述的主线是先知的预言与上帝的旨意。至于说民间的疾苦,人心的向背,社会的不公,反倒是次要因素,叙述之中虽有涉及,却没有挑明。就历史进程来说,以色列的分裂是旧约中的一个大转折点。从老祖宗,出埃及到大卫王朝的建立,讲的是上升的经历。从分裂开始,讲的却是内外纷争,列强入侵,以色列与犹太国从衰败到最后灭亡的历程。这一盛一衰,形成圣经中的第一个起落。列王记剩下的部分,记的是“落”段的风风雨雨。从篇幅上来说,只有前边“起”段的五分之一不到。从内容上来说,“落”段的叙述读来比较郁闷,外有强敌,内有争权夺利,朝庭腐败,民众麻木。而看在申命史者眼中最为不满的是以色列与犹太国在宗教上的迷失,对耶和华不忠,崇拜别的神灵。
北朝以色列占地较大,而且北部的气候种植条件要好过南部,从地理上也更靠近交通要道。但是以色列却没有过上多久的安稳日子,伽南周边的国际形势就发生根本的改变,两河地区兴起的超强亚述帝国,扩张到地中海东岸与埃及。当外敌来临的时候,也是地理条件较为优越的北朝先遭灭顶之灾。以色列只存在了两百年,而后被亚述帝国所灭。其历程也比较血腥,短短两百的历史之中,有过九个王朝,十九位国王,好几次军阀混战。继位的方式通常遵循的是耶罗波安建国时所用的模式,走的是有先知指引在前,继而在刀光剑影之下杀出的血路。
南边的犹太国,地处偏僻,降雨少,经济条件差,时常在政治上沦为以色列的附庸。但是犹太国的内部政治却相对稳定一些,大卫王朝一直得以维持。甚至在以色列灭亡之后,偏安的犹太国却还能在大国的夹缝之中再渡过一百五十年。这自然是焦虑不安的一百五十年,以色列灭亡的教训就在眼前,外敌的阴影挥之不去。在外如何应付,是曲从还是反抗?在变化的国际形势之中站在哪个大国一边?在内如何自强,如何自处,该求哪一路神灵的护佑?都不是容易的选择。圣经旧约的最初编辑与写作,正是发生在这动荡的一百五十年之中。
现代的教徒们平日里读经,多半不会认真阅读这一段叙述。二十世纪早期,西方教育还比较传统的时候,有的小学会要求孩子们背下以色列与犹太国的列王表。具体说到这些国王的故事,却基本都是血雨腥风之下的政治斗争,而且是浓缩在不长的篇幅之中,没有给布道者留下多少发挥的空间。对历史研究者们来说,旧约却是到这一段,才算真正进入历史时期。自然,列王记本身的叙述仍然留下许多不如人意之处,因为申命史者的倾向性极为严重。国王被大致分为两类,占多数的一类不忠于耶和华,崇拜别的神灵,简直就是十恶不赦,而且多半都没有好下场,介绍的篇幅也有限。另一类则是为数不多的几位好国王,他们倒是忠于上帝耶和华,但是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下,处境也是相当艰难。
在旧约编排中紧接其后的历代志,也讲述了这一段时期,只是其成书时间更靠后,不少内容只是将列王记抄过去,再以春秋笔法做删减修饰,以突出犹太国的位置,总体来说历史价值不高。不过,旧约的描述能与考古挂上号的人物与事件,却是首次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也就是说,在圣经以外,现代考古终于在挖掘之中发现了可以与旧约相互比照的证据。因此在讲古代以色列历史的书藉之中,这一段要占上比较吃重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才是圣经写作开始与造就一神论思想的历史背景。
上一篇:一些乡镇取快递要收费,合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