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农村80、90后少之又少,甚至很多都不懂农业,那以后的土地还会有人种植吗?
土地,农业,农村现在农村80、90后少之又少,甚至很多都不懂农业,那以后的土地还会有人种植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农村80、90后少之又少,甚至很多都不懂农业,那以后的土地还会有人种植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苏几年就实行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土地大面积流转,国家大力扶持,做成高标准农田,奈何粮价下行,农产品价低,同样只是面子工程,土地照样抛荒,中国农业只有集体化才是唯一出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说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指引下,农村情况会越来越好,随着不远将来,农村、农业,走集约化、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会吸引更多年轻人走农业发展道路,例如我所在地区就有很多知识青年在家发展很不错,他们立志如农业发展,而且做的很好。我想说的是有志者亊竞成。凡事得往好的方面想,做为年轻一代,他们是有压力的,走什么样的路他们会判断,农村会有用武之地,这就古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有压力就会有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得好,现如今农村很多人都进城打工,在家务农的人是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基本不会怎么种地,所以大家都会有个疑问,未来我们的土地会怎么样,会不会荒废?会不会有人种植?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未来农村照样会有人种的,不会大面积荒废的,但是未来土地种植发展是朝着规模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未来我们的土地很可能会是大面积被个人或者公司联合承包种植,个人可以参与,也可以直接拿分红。
这样会带来几个好处,一是土地良性运转,不会让土地闲置荒废。二是村里人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也可以参与其中,相当于给大户或者公司打工来领取工资。三是集中土地种植更容易管理,采取机械化治理,降低种植成本,间接给村民带来好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交流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地流转,从国家层面来说,是着眼未来,但但要现实面对的是老百姓,如果土地在手,自己耕种一番,粮有了,菜有了,鸡鸭猪牛有了,起码的吃喝不愁。流转出去,一亩地一年几百块钱,你能吃几斤米面,几斤蔬菜,几斤肉。
虽说年轻都外出打工,一个月除了住房 教育 医疗等各种开支,能有多少多余的钱,到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其中有多少人是缴纳完整社保能拿到退休金的,又有多少最终要回到农村老家靠两亩地解决基本生活的,恐怕到时候天天吃白水煮面的老人会不在少数。
在社会保障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土地流转只能选择性的进行,否则会影响国家和生活在农村的老百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很多的农村青年都已经外出打工,有的已经在城市安家落户,还有很多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也不愿意回到乡村,这些的原因还是因为农村发展缓慢,收入低造成的,现在农村多是一些老人和妇女,确切地说是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还在依靠土地,守着挚爱的黄土地。就是有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也会因为缺乏农业技术而放弃在农村发展。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不用担心未来的农业无人耕作,这些都是和国家的农业政策息息相关,我们知道,就以目前的以家庭为主的耕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我国的农业正在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耕作模式发展,以后都土地流转会越来越热,没有人耕作的土地会自动的向种田大户、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流转,这样一来一些有技术,有思想、有头脑、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会成为未来农业的主力军。
如果土地得以可持续流转,对于国家提出的现代农业就会得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会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同时在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更便于实行,对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提供良好的条件,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会更强一些,农业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所以任何时候就不要为发展而担忧,中国的农业只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笔者出生在农村,长期在基层工作,在进村入户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老人们说“哎,现在的年轻人,连自己的地在哪里都不知道,有的连麦子都不认识,这以后得地怕是要荒了”。其实,也不尽然。
上一篇:老铁们好,我想买一个7万左右的自动挡,求老铁们推荐有哪几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