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捂”很重要,如何“捂”更重要?
宝宝,温度,气温“春捂”很重要,如何“捂”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春捂”很重要,如何“捂”更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捂怎么捂?时间、温度、穿衣法则要掌握!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讲的是春天忽高忽低的气温变化,而“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似乎已成为应对气温变化的保健法则。
春天人体在冬天“冬眠”的皮肤细胞渐渐活跃,毛孔张开,这时冷风袭来,就会通过毛孔侵入人体,易引发疾病。不“捂”着点儿容易发生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所以“捂”是有好处也是必要的。但是“春捂”也要讲究方法,千万别捂错了!
春捂三原则
1、捂对时间
虽然气温回升,但是冷空气会杀个回马枪,提醒着人们“倒春寒”的存在。在这个时候,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2、捂对温度
是否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来说,春季气温日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 10℃ 以上,此时便可适当减衣。
“春寒”和“倒春寒”之时,要注意保暖,恪守“春捂”之道,而在“暖春”,当天气连续几天都是艳阳高照(日最高气温常常在 20℃ 以上),这时就不能“捂”了。当然,春日的两种极端天气有可能交错出现,这时穿衣和脱衣就该勤一点。
3、捂要有度
很多宝妈把握不了“捂”的度,总担心宝宝穿的不够,于是在本就暖和的天,还是不停地给宝宝加衣服,结果风一吹,宝宝便感冒了。
“春捂”的度,是指“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宝宝好动,穿多了容易出汗,但是手、头又是裸露在外,这就容易导致受寒。
在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会随着春暖而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器官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所以“春捂”务必有度。
“春捂”穿衣法则
穿衣“下厚上薄”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春天,应当注重对宝宝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把握好时机
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拒之门外。
“三暖二凉背暖
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宝宝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肚暖
腹部保暖,最好给宝宝戴个棉肚兜,既能维护宝宝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脚暖
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注意脚的保暖,宝宝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头部和心胸要凉
宝宝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宝宝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宝宝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温馨提示
“春捂”有道,每位妈妈都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科学春捂。把握好时机,遵循穿衣原则,为宝宝打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愿每位宝宝都能在妈妈的悉心呵护中健康成长~
馨悦佳人母婴健康管理中心以实力药企为后盾,引进先进国际产后修复技术,结合中医国粹,自成一套产后修复体系,包括通乳催乳、科学断奶回奶、盆骨闭合、盆底肌修复、产后减重,乳腺疏通、月子调理、满月发汗、面部护理等,全方位呵护产后妈妈健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春捂秋冻”,那么春捂到底应该怎样捂呢?是不是孩子穿的越多就是捂的越好了?还是不用春捂也行呢?春捂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随便一捂可能会把宝宝捂出病,要知道春捂的三大误区和三大原则。
春天来了,孩子要注意正确“春捂”!三大误区要远离
误区1:春捂就要捂的暖暖和和的,给孩子穿太厚……
很多宝宝现在穿的还和过冬似的,但是中午天一热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一身汗,而且宝宝本身就都很爱跑动。而这样汗液蒸发还会带走自身的热量,宝宝很容易着凉感冒啊!
【小贴士】:通过大人对温度的感知给宝宝酌量减衣服,可以通过宝宝手心的温度来判断衣服的量是否合适。
误区二:将宝宝“困”在家里,风不吹日不晒雨不淋,简直完美……
殊不知将宝宝“保护”的越好,宝宝越容易生病,长期呆在家里的宝宝身体比较娇嫩,抵抗力会差一些,当真的遇上流感季时,最先生病的就是长期呆在家里的宝宝。
【小贴士】:在天气还不错的时候,带宝宝去公园、游乐园转转玩玩,晒晒太阳,可以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误区三:春天万物复苏,宝宝长个最佳时期,狂补补补……
孩子在春天是长得最快的时候,家长会觉得此时宝宝应该大补特补,这样才能长的更快。但春天天干物燥,宝宝不适宜吃很多高营养的物质,容易出现补过头上火、积食症状。
【小贴士】适当的春补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宝宝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补充蛋白质类、高钙类食物,千万不要将高营养物质作为日常饮食。
“春捂”的三大原则,家长要知道
1、这3个部位需要捂一捂
宝宝的背部、脚丫和肚子要进行“春捂”。背部汇聚了人体的阳气,
背部也是散热较多的地方,捂好背部能减少宝宝感冒。小孩的脚底脂肪较少,容易被寒气入侵,也要捂好,尽量不要让宝宝光脚丫走着。肚兜的存在印证了应该捂好宝宝肚肚的
道理,肚子一旦受凉,很容易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也必须要捂好。
2、春捂的临界温度(15℃了解一下)
上一篇:新建养鸡场如何让环保达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