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稻曲病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治?
水稻,孢子,病菌稻曲病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稻曲病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世纪的八五年我去沈阳市的浑河农场考查水稻种,在他们灯塔大荒地的大范围试范田辽粳五号(审定前为s56)地块发现在稻穗有几个指甲大的黑色菌状球,到浑河农场水稻专家,辽粳五的培育者杨胜东,特意咨询了这个事,当时杨老师上海南岛考种去了,他儿子说前一天杨老师去灯塔考种没发现这个。后来确认是稻曲病菌球,在辽宁稻区首次发现。第二年大暴发,后来总结:一,品种关系,含有籼稻基因的直穗型品种,易染病。二,直穗型水稻品种抗倒伏,当时刚分田到户(承包责任制),都有追求高产的愿望,由于对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的不成熟,盲目给大水大肥导制贪青徒长。三,破口期空气湿度大。当时的防治药是井冈霉素,管理措施是因苗管理,控水控肥。年轻时有长辈对我说:“你爷爷(曾获得辽阳县劳动模范)长说,农业活粗如泰山,细如牛毛”。我想成功人士都能有这个体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所在的地区虽然不是种植水稻的区域,因为之前有过做农药业务的经历,在水稻的种植区为客户服务的时候,对水稻的很多病害有所了解,所以稼兴农业现在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有关稻曲病的一些问题。
稻曲病又叫黑穗病,有很多地方俗称为青粉病或是谷花病,属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是由绿稻核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是水稻穗期经常发生的重要病害,水稻稻曲病发病之后,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严重影响稻米的品质和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在我国很多的水稻种植区域发病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那么稻曲病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稻曲病的发病原因:
引起稻曲病发病的病原菌以厚垣孢子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或是病粒上越冬,到了第二年7-8份夏秋之间的时候,产生的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借气流的传播,开始侵害水稻的花器和幼颖。病菌在24-32度之间都能发育,26-28度之间的温度最适合发育,气温低于12度或是高于36度病菌则不能生长。
病菌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侵染水稻发病,到了灌浆期以后病症开始显现,主要是危害水稻穗部的谷粒。水稻刚开始感病的时候,在颖壳的合缝处会看到有淡黄绿色的块状物露在外面,以后逐渐膨大,最后会把整个颖壳包裹住。一般患病的谷粒要比正常的谷粒大上3-4倍,呈现墨绿色,表面平滑,然后开裂,会散出有墨绿色粉末。
水稻生长到抽穗期前后,特别是在孕穗后期,遇到适合病菌发育的温度,和阴雨多的天气会诱发并加重稻曲病的发生。另外,氮肥施入过多或是偏晚,使水稻生长嫩绿,稻田里长期灌水过多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水稻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较大,杂交稻的发病要重于常规稻,两系杂交稻的组合发病重于三系杂交组合,中晚稻的发病要重于早稻。对于水稻的稻曲病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二、稻曲病的防治:
针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应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采取以种植抗耐病品种为基础,选好药剂适时进行喷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要选用抗病、耐病的品种进行种植,要用无病稻种,不能在有病的田里留种;
2、加强水肥管理,采用有机肥加化肥的施肥方法,要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适时进行 晒田,注意田间不可灌水过多;
3、在水稻破口期前10-15天的时间,用药剂进行喷雾普遍防治。每亩可用20%烯肟·戊唑醇粉剂40g,或是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40g,或是12.5%氟环唑悬浮剂80g,以上药剂任选一中,另加芸苔素内酯水剂20g,加磷酸二氢钾80g,兑水30kg喷雾防治,为避免药剂产生抗性,以上配方的药剂可交替使用。
总结: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大多跟品种和天气有直接关系,对于该病的防治要选好抗耐病的品种,在水稻易发病的时期,结合天气情况,选好药剂适时进行喷雾防治,基本可以达到防治病害发生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稻曲病,就是水稻稻穗上出现的膨胀型的黑穗子,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比较严重的影响。稻曲病病菌是真菌,通过在水稻破口期侵染水稻从而发病,形成膨胀型的、外部有很多黑绿色荧光的孢子。那么,怎么防治稻曲病呢?
稻曲病主要是通过在土壤、秸秆以及种子上残留的病菌繁殖进行扩散、侵染。一般来说,种子在播种之前都会经过包衣或者药剂浸种的方式处理,所以在种子上残留的稻曲病孢子基本不会对水稻的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能够对稻曲病的发病产生影响的是在土壤和秸秆中残留的孢子。这些孢子在经过越冬之后,形成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这些孢子在水稻破口期及抽穗期是最主要的侵染时期,致使稻曲病的病害发生。从而形成膨胀型、外部包裹黑绿色荧光孢子的病穗。这样的病穗收获之后,会污染正常的水稻籽粒,使得水稻籽粒外观差、品质下降,对收入有很大的影响。
至于说防治,首先是对种子的处理。可以包衣也可以药剂浸种;其次是土壤和秸秆的处理。秋收之后深翻,将菌核深翻地下,减少孢子的扩散几率。而对于耕地中残留的秸秆,要么焚烧处理,要么打捆离田,减少田面中残留的菌核数量。如果田间发病,最好是割除病穗并带离田外,减少病害的扩散。最后就是药剂防治了,在破口期、抽穗期使用咪鲜胺、多菌灵、井冈霉素等杀菌剂进行药剂防治,防治要及时。并且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氮肥过量也会增加稻曲病的发病几率。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上一篇:你为了成长,付出了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