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看待以色列对阿勒颇进行了空袭,但叙利亚也进行了反击,双方都称取得了胜利呢?
叙利亚,以色列,伊朗怎么看待以色列对阿勒颇进行了空袭,但叙利亚也进行了反击,双方都称取得了胜利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以色列对阿勒颇工业区进行轰炸,炸死7名伊朗军人。这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发点不同,但是各自都实现了自己的逾期目的。
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可以说是常态化进行,目的就是最弱对方,夹带着表明一下政治立场。此次空袭炸毁一座叙利亚军火库,还炸死7名伊朗军人,算是不错的收获。因为伊朗在叙利亚驻军,以色列的国防压力就增大了,所以以色列希望伊朗撤军,同时俄罗斯也希望伊朗撤军,所以炸死伊朗军人是对伊朗的警告。
从叙利亚的角度来讲,叙以边境爆发的冲突,叙利亚历来都是吃亏的,很少有还手之力,此次成功拦截数枚以色列导弹,当然是不小的收获。此举可以激发叙利亚人民的反抗斗志。同时,美国前不久刚刚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叙利亚国内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此时叙利亚政府军给予了以色列有力的反击,是对戈兰高地主权问题的最好回应。叙利亚政府可以很好的借助此次事件进行宣传,收拾民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将此事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也就是以色列马上就要面临大选的这个时间节点中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看点:
一) 以色列对伊朗强硬的立场将因为大选的到来会越来越强硬,以后这样的导弹袭击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直到伊朗彻底从叙利亚退出为止;
就在上周,美国总统川普以“承认以色列享有戈兰高地主权”声明的形式,刚刚向内塔尼亚胡送了一个大礼包用以助选;内塔尼亚胡收下大礼包,马上回击了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
二) 俄罗斯的态度暧昧。对于俄罗斯而言,当然希望伊朗以及土耳其都尽快撤出叙利亚,以便叙利亚能够早日恢复宪法的修订和战后重建;
可是伊朗、土耳其都和俄罗斯一样,谁都不愿意放弃在叙利亚的利益。各位吃瓜群众可以想一想,如果不是俄罗斯一如既往的默许以色列的空袭,直接使用S400,以色列能够在空袭中有所斩获吗?
三) 叙利亚政府相当尴尬。俄罗斯只给了S200,最近才配备了S300,这样的导弹防御系统其实根本就防不住以色列的战机以及发射的导弹;
双方都宣布胜利也不是头一次了,以前的空袭甚至还有叙利亚百分之百拦截以色列导弹的报道。不过,稍稍过了几天,就可以看到伊朗官方关于人员损失的报道;
四) 伊朗总是“吃闷亏”。伊朗在叙利亚驻有精锐的革命卫队好几万,这是伊朗视为抗衡美国制裁封锁伊朗的一支有生力量;
不过伊朗政府从来都没有对外公开承认,所以每次受到以色列的打击,也只好“牙齿碎了肚子里咽”。充其量发表一下声明,表示谴责。
结论是,这样的空袭以后还会发生,双方也仍然会吹嘘自己的胜利。不过只要将上面分析的几点联系起来,就可以拨云见日,看清问题的实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这几天很忙,都忙不开了。
以色列对阿勒颇进行了空袭,叙利亚也进行了反击,双方都说取得了胜利,这符合有战争以来双方鼓舞士气的需要,历史上任何战争都会吹嘘自己的军队取得了胜利,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一方士气高涨,叙利亚和以色列同样也不例外。
但这次空袭有所不同的是叙利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以往相比,叙利亚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和以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可以说是质的飞跃,虽然和以色列比起来还差点,但也足够以色列头疼的。
任何战争都不是绝对的,叙利亚虽然战争摧毁了家园,但也是出现了一大批的能征善战的战士。和以前比就是天壤之别,所以说叙利亚说取得了胜利也无可厚非。
至于以色列宣传胜利,这是因为以色列毕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报复了自己的敌人而且炸毁了军火库,自己却全身而退,这不是胜利是什么?
动乱的中东随时可能出现变数,叙利亚也不可能永远属于弱势,只要条件具备随时可能出现攻守转变的局面,作为中东军事强国,以色列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也不可能永远胜利,就看以色列是否出现决策错误情况。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国内民众的士气,总能找到胜利的理由。
以色列属于“哥不记仇,有仇当场就报了”的主,所以每次挨了偷袭,凭借碾压对手的军事优势,哈马斯、黎巴嫩、叙利亚等,随便找一个都能出口恶气。战机出动,导弹发射,目标倒塌,报仇当然胜利了。
叙利亚没有实力单挑打擂台,但只要打出去了一拳,或者挡住了对手几拳,也是一种胜利啊,聊以自慰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宣传战 都不想大动干戈
上一篇:《海贼王》从哪开始看?前面都太无聊了,从顶上战争开始会看不懂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