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奥逼平马来西亚,惊险出线,是什么导致国奥前后3场比赛反差如此之大?
球员,国奥,马来西亚国奥逼平马来西亚,惊险出线,是什么导致国奥前后3场比赛反差如此之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国奥逼平马来西亚,惊险出线,是什么导致国奥前后3场比赛反差如此之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奥(U23国足)逼平马来西亚,惊险出线,比起之前两场大胜,场面和结果都大为不同,实际上反映了这批国奥的三大毛病,两个是历来国足的通病。
遇上稍微强点的对手,就传接不起来,球控制不下来
国足的通病,或者是中国球员的通病,基本功比较差,缺乏对抗性,所以在比较激烈的对抗或逼抢之下,技术层面的毛病全部暴露出来。
虽然能大胜菲律宾这样的对手,但是主要是由于菲律宾比较弱,不少的非职业球员,没有办法逼抢或对国奥形成强大的对抗,国奥球员很舒服拿球,很舒服传球,然后想清楚该怎么干,所以攻势不错,进球不断。
面对稍微强大一点的马来西亚,结果就不行,国奥球拿得不稳了,传得不准了,射门匆忙了。
过分依赖个人能力,缺乏配合和组织意识
也是国足的通病,中国球员从小死板地练颠球,绕杆,射门,技术就不是实战型的,不是在对抗中形成,青少段的比赛,也急功近利,头球好的,速度强的,体能好的,在青少段就会出类拔萃,而不需要在比赛中思考该怎么跑位,思考怎么跟队友形成配合,思考怎样把球踢好,拿到球,要么给高中锋头球一顶,例如张玉宁一类,球进,要么给速度牛的球员,用速度爆破,例如当年曲波一类,球进,要么给个人盘带能力强的球员,盘带一段,例如韦世豪一类,球进。我们的球员的头脑和意识都特别简单,但到了成年队,还拿这样的意识,或者说已经习惯了,改不过来,结果面对强一点的对手,缺点又暴露了。
国奥缺乏核心,胡靖航勉强当半个核心用得很累
国奥实际上没有球员能真正能担当这个核心,勉强当半个核心的胡靖航,在前两场发挥很出色,但也消耗极大,因为是勉强当的,当然是比合适当核心的球员更加累,消耗得更快,因为胡靖航还会跑到边路或其他地方做一些不是核心的工作,所以只能算半个核心。到了对阵马来西亚,又有点力不从心了。胡靖航表现的下滑,或者对手有针对性的部署,也是国奥表现有巨大落差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奥前两场比赛,由于对手偏弱,又习惯于退回后场防守,没给国奥造成太多危险,,国奥进十三球,不失一球的成绩,也给人们造成了国奥实力强大的假象,第三场生死战,面对只有取胜才能出线的马来西亚,国奥队明显有些不适合,对手比自己还快,队员一拿球就有两名对手夹抢,在激烈的对抗下,国奥队自己出现失误,一个自摆乌龙,一个摘球脱手,差点要有命,还好有身高优势,两粒头球,挽救了国奥,说白了,在这样刺刀见红的比赛上,国奥还是显得底气不足,不要主现认为对手强弱,拿下比赛才是硬道理,这次,国奥逃过一劫,不知下次,还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中国足球的惯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因为对手虽然不一样,但本身实力就是这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个人感觉还是球员自信心超越了他们的实力范围,与技战术教练指导思路没有太大关系,这也是中国球员多年来的一个弊病,总是缺乏拼搏精神,球员们在场上精神不集中,散步式式的风格是中国球员的特征!
上一篇:你认为在农村好,还是进城打工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