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芦荟不能晒太阳吗☀️?
芦荟,生长,小儿芦荟不能晒太阳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草本植物,具有食用,美容和观赏等多种价值,而且芦荟可以可以随时采摘,繁殖容易简单,因此很多花友都喜欢在家养上一盆。那么芦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花盆选择
一般选择透气性好的泥瓦盆最适宜栽培芦荟。若选用新盆,则应用水浸透,否则上盆后浇水不易把盆渗透,半干半湿的盆壁会伤新根。如用旧花盆,则应把盆*残渣、青苔洗刷干净,放在阳光下晒干再用,既能增加盆体透气性,又能预防病虫害。
2、盆*配制
芦荟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较耐盐碱。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园*:腐叶*:沙=4:4:2;泥炭*:腐叶*:沙:珍珠岩=4:3:2:1。
3、浇水施肥
芦荟耐旱,但怕积水,在盆*过湿排水不良的情况下易造成芦荟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乃至死亡。要使芦荟长得叶茂肉厚,及时适量的浇水很重要。正确的浇水方法是:浇水时最好不要从头上浇,而应从旁边或根部浇,不要让水浇在叶片上,以免因水温高而损叶。另外,注意芦荟浇水与季节有关,需要掌握一些季节性浇水的技巧。
芦荟对肥料的要求不高,但缺肥也不利于其生长。生长旺季可追肥4—5次腐熟的20倍液肥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次。如在栽种时施入足量的基肥,生长季节可不用施肥。基肥可用腐熟的豆饼肥等有机肥。基肥的施用量为盆*的1/10。
4、光照要求
芦荟喜欢光照,春秋季节多接受阳光直射则生长健壮;夏季置于通风良好的半阴处,更有利其生长。在北方,秋后应将其移入室内养护,置窗台的向阳处;冬季置于室内光线良好、室温不低于10℃的地方。
5、繁殖方法
芦荟的种苗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 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插株繁殖,繁殖季节宜在春秋进行。分株繁殖是指当芦荟的分蘖苗在5片叶以上时,把幼苗小心拨起,尽量不要损伤根系,移栽到其他地方或花盆上。插株繁殖是指切取芦荟侧枝15厘米左右,放在通风遮荫处两三天,当切口收缩干后,再插植到其它地方或花盆即可。
6、换盆
家庭盆栽芦荟一般1-2年就要换盆一次。换盆时也以春季为好。在换盆时,要掌握正确的脱盆技术。把盆株倒转,左手托住盆*,右手的手掌猛磕盆沿,连磕几下,盆与老盆*自然分离。然后将芦荟连*团一起挪入较大的新盆中,再在盆的四周加上新的盆*,接着,用手把盆*压实,再浇透水即可。
以上就是有关芦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小妹。芦荟能不能在阳光下暴晒?
芦荟这种植物在家中见到的是比较多的,而且很多朋友认为芦荟都是可以吸收一定的辐射,在办公桌上也是经常养护,那么芦荟能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呢?小妹今天就给大家解答一下。
芦荟不建议放在阳光下暴晒的,小妹家中就养护了一盆芦荟,而且生长的还挺旺盛,虽然花盆不大,作为观赏性质的盆栽,已经绰绰有余了。芦荟到了夏季对于水分的需求也并不是特别旺盛,所以通常3~5天补充一次水分就可以养护芦荟了。
芦荟这种植物虽然不建议在强光下暴晒,但是依然需要有阳光的照射才能够生长得更加健康,叶片的颜色也能够更加碧绿。有时候在阳光下暴晒,芦荟的夜间会出现发黑发黄的情况,这就表示被晒伤了,我们需要将这一块晒伤的地方修剪掉。
平时将芦荟放置在有光线的地方,其实就可以。通常情况下一周左右浇一次水,在夏季需要缩短时间,而到了冬季可能半个月才交一次,想要芦荟生长的旺盛,切记不可以浇水过多,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一些氮肥进行浇灌也就足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芦荟(学名:Aloe vera):为百合目、百合科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主要价值
早在1918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就确认芦荟(Aloe vera,即库拉索芦荟)可食用。如今,库拉索芦荟凝胶制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饮料、果冻、酸奶、罐头等食品的制作中。
中医药
功效
泻火;解毒;化瘀;杀虫。主目赤;便秘;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妇女闭经;痔疮;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药理作用
杀菌作用,抗炎作用,湿润美容作用,健胃下泄作用,强心活血作用,免疫和再生作用,免疫与抗肿瘤作用,解毒作用,抗衰老作用,镇痛、镇静作用,防晒作用。
药用禁忌
性味:苦,寒。孕妇忌服,脾胃虚弱者禁用。
药方选录
《丹溪心法》:当归龙荟丸,治肝胆实火之眩晕,胁痛,惊悸,抽搐,谵语发狂,便秘溲赤。
《外科正宗》:芦荟消疳饮,治小儿走马牙疳,身热气粗,牙龈腐烂,气味作臭,甚则穿腮破唇者。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芦荟肥儿丸,治小儿肝疳,面目爪甲皆青者,其人目生眵泪,隐涩难睁,腹大青筋,身体赢瘦,燥渴烦急,粪青如苔。
《太平圣惠方》:芦荟丸,治小儿疳积,面目萎黄,头发成穗,鼻痒口干,脘腹虚胀,青筋暴露,四肢壮热。
《普济方》:芦荟丸,治伤中,赤白带下。
《外科正宗》:芦荟丸,治下疳溃烂作痛,又治妇人阴蚀疮作痒,及小儿肝积发热,口舌生疮,牙龈蚀烂。
《太平圣惠方》:芦荟散,治小儿鼻疳,痒痛不止者。
《证治准绳》:芦荟散,治口舌生疮。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更衣丸,治肠胃燥热,大便不通。
上一篇:《鬼谷子的局》和《大秦帝国》两本书里感觉很多情节都不一致,到底相信哪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