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见到皇帝之后一定要下跪吗?
皇帝,臣子,大臣古人见到皇帝之后一定要下跪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首先是朝代不同,唐朝时,皇帝朝见大臣时是面对面坐着,有时还能赐杯茶给大臣。宋代时,大臣和皇帝说话就必须站着了,明清时站着都不允许了,就只能跪着。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领如下: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对君主用此礼,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凶拜的要领是先作“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肃拜为女性用的礼拜方式,不跪,俯首两手下垂。中央集权与君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的,唐朝时,皇帝朝见大臣时是面对面坐着,有时还能赐杯茶给大臣。宋代时,大臣和皇帝说话就必须站着了,明清时站着都不允许了,就只能跪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古代中国人见皇帝要下跪,而且是双膝下跪。外国的皇帝不一定,在西方单膝下跪是最高的礼仪。这倒并不等于中国人的奴性古来就比外国人强,而是与古代的坐具有关,晋代以前,中国人都是席地而坐,坐姿就是跪着的。坐定之后,相互施礼,礼仪很复杂,从周代就有三拜九叩的说法。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传二世而亡。这秦二世手下有个博士叫叔孙通,深谙古代礼仪,后来刘邦做了皇帝,请他弄了套臣民见皇帝的礼仪,称为朝仪,其中就有跪拜之礼。只不过那时的皇帝还没有龙椅,在一个大炕上背北朝南的跪着。龙椅的出现大概到隋唐才有,而朝臣觐见皇帝的跪拜之仪巳成了定制,行礼完毕后,皇帝可让其平身,恩宠的还可赐座,赐茶。到宋代皇帝的自卑感强烈些,悄悄地把原来朝臣的座椅撤了,臣下施礼完后,屁股无处安放,只有站着。元朝是蒙古人当家,处于奴隶制的水平,虽然也学了些汉人的朝仪,但臣子只能趴在地下,明承元制,见皇上,跪拜之后,不叫平身,你就只能趴着,清朝更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臣子跪拜皇帝的画面,受了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古代的臣子面见皇帝时,都要行跪拜礼。其实,这是不完全符合史实的。
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大多使用矮型家具,因此当时人的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即双膝弯曲接地,臀部紧贴足跟。此时,中国社会通行跪拜礼。毕竟只要挺直腰板,臀部离开足跟,便是跪;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顿首、作揖,便是拜。这时候的跪拜是相互的,臣拜君,君也拜臣。
经过秦末战乱后,古礼全失。西汉初年,叔孙通重新制定礼仪。这时候的礼仪就融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臣拜君,君不再回拜,不过要起身答谢。这样的跪拜礼延续到唐宋时期,直到高型椅子的出现才发生改变。毕竟从椅子上趴到地上行跪拜礼,带有明显的以卑事尊色彩。
所以宋代的臣子面见皇帝时,一般是行叉手礼,即作揖,而不是跪拜。跪拜也是有的,但通常是在极为庄重的典礼上。元朝开始,情况又发生了改变。入主中原的蒙古人习惯将君臣关系视为主奴关系,所以规定臣子御前奏闻,一律必须下跪。这时候的下跪,与先秦时期的跪拜完全不一样。先秦时期的跪拜礼,是社交中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元朝时的跪拜显然带有很浓的屈辱、卑贱意味。
元朝的跪奏制度被明朝继承并进一步发展。朱元璋不仅规定百官奏事必须下跪,还规定下级向上司禀事也要下跪。到了清朝更是将跪拜礼发展的无以复加,臣子面向皇帝不仅要下跪,还要叩头。
综上可知,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礼仪是有一个变迁的过程的。起初的跪拜是当时通行的一种社交礼仪,不带有卑微色彩,君臣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随着高型椅子的出现,跪拜礼仪逐步取消,君臣之间大多时候是站着行礼。到了元明清时期,君臣关系的不对等愈加明显,臣子俨然成了君主的奴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臣子臣子,是既为臣又为子,“臣之事君,犹如子之事父”,也就是说,臣子要把皇帝当老爹一样敬和供着。所以,皇帝又称“君父”,帝者既是君,亦为父。
同志们,你见了你爹,跪不跪?
哦,对了,现在不跪了。但过去的传统,逢年过节,是要给父亲下跪的。
见皇帝你跪不跪?
哦,对,现在没皇上了,但见到君主下跪,是基本礼仪,我前一段时间看英国女王到国会发表演讲的视频,某位大臣是单腿下跪,呈上女王的讲稿的。
还说古代,古代你若见了皇上,敢不跪?
就像对父应跪一样,对君,更要下跪。日常家居过日子,见到父祖,没事不会跪下,跪下,礼就大了;但见到皇上,却是见之必跪。因此,臣子见君下跪,不是行大礼,而是常礼。
从这一点来看,对皇帝忠,是要重于对家长孝的。忠孝不能两全时,该怎么选,你懂的了吧?
有人问,大臣见到皇帝都必须跪吗?不是说“坐而论道”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